24H直播

保存傳統北管 靈安社獲無形文化資產肯定
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擁有153年歷史的台北靈安社,今年以傳統北管保存者,獲得無形文化資產肯定,北市文化局舉行了授證典禮,並頒贈「藝以人揚」匾額給予社方,感念他們傳承並保留技藝。

舞台上鑼鼓喧天的北管音樂,是台灣廟會慶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音樂元素,堪稱是台灣傳統音樂界的「重金屬」。擁有153年歷史的台北靈安社,今年以傳統北管保存者獲得無形文化資產肯定。

台北靈安社總幹事吳柏勳表示,「我們有從小學生,也有中學生,我們有邀請他們來學習北管,每週二晚上都會到社館來練習北管,透過傳承,讓我們小朋友也知道,我們有這個北管的傳統藝術。」

台北市文化局4日特地舉行授證典禮,並頒贈「藝以人揚」匾額給予社方,感念其傳承保留技藝。因為1988年時,台北靈安社的北管曾一度面臨人才斷層,後來2010年靠著一群有興趣的夥伴、年輕學子陸續加入新血,如今已有100多位成員。

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說:「如果沒有人,沒有靈安社各位很多的樂師、各位大師這樣的傳承,這個藝很難傳承,因為人而能夠傳承下去,150年了,真的很不容易。」

文化局指出,台北靈安社的神將陣頭,在2011年登錄為民俗保存者,2022年又將多尊神將、神像,指定為一般古物,今年則是以北市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北管子弟團體獲得肯定,後續將辦理保存維護計畫,讓傳統表演技藝永續流傳。

您的參與,
讓公共服務更完整!
閱讀、按讚,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
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,詳見服務條款。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