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跨性別者告職場如廁受限 獲最高法院判勝訴

跨性別工作環境訴訟案原告說,「日本所有雇主都無法忽視這項裁決的影響力。」
爭取長達8年終於贏得勝訴。日本一名50多歲的跨性別女性公務員,日前因為被主管限制使用女廁,2015年一狀告上法院。日本最高法院11日裁定原告勝訴,這也是日本最高法院,首度針對LGBTQ性多元族群工作環境做出裁決。
這起案件的原告,出生時生理是男性,但到經濟產業省工作後,確認自己有性別認同障礙,開始以女性身分上班。當時經產省同意她使用女性更衣室,但不能用辦公室附近的女廁,只能使用男廁,不然就是要到上下兩層樓的樓層,才能用女廁。
跨性別工作環境訴訟案原告表示,「雇主有義務,更認真考慮受雇的性少數需要的具體措施。」
原告不服向國家人事局投訴,但遭到拒絕。
歷經一審勝訴、二審敗訴,案件上訴到最高法院。審判法官11日指出,強迫原告用男廁,或是到其他樓層才能用女廁不合理;而且目前為止,也沒有其他女性雇員不滿原告使用同樓層女廁,因此裁定政府機關違法。
相關單位則表示,會看過判決再回應。學界則指出,民營企業在營造性少數友善的工作環境上,比政府機構超前很多,希望最高法院裁決讓政府動起來,主動實施必要變革。
同樣也希望改變的,還有日本理工產學界,因為念理科的女生真的太少了。
日本大學生加藤佑奈指出,「雖然這所大學裡的女性已有所準備,知道學校裡很多都是男性,但放棄的女性還是不少。」
從小喜歡數學的加藤,已經在理工相關大學念到大三,她認為如果女孩子多一些,也許校內氣氛會不一樣。校方也已經意識到這件事。
東京工業大學校長益一哉回應,「日本仍存在一種強烈的無意識偏見,認為女性不適合科學,或是女性不需要上大學,我認為這就是科學或是STEM,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數學等領域女性如此之少的原因。」
日本只有16%的女大學生主修工程、製造、建築,每7名科學家,只有一名是女性,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排名墊底。男女嚴重失衡,對學界和業界都不是好事。以日本IT產業為例,到2030年將短缺79萬名勞工,這跟女性很少投入相關領域有關。
為了改變性別失衡狀態,類似東京工業大學的理工學校,已加入政府計畫,將增加女性新生比例。部分企業則專為女性學生提供獎學金,並設定至少10%工程師為女性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