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間霸凌近3年通報皆破千 確認成案率僅10%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國政基金會今(11)日指出,根據教育部統計,近10年校園霸凌「生對生」的通報及確認件數,呈現上升趨勢,近3年通報數更是年年破千,校園霸凌防制相關政策與措施急需檢討,心輔專家強調,現行霸凌處理過於被動,應比照政風,有主動調查與防範機制。
新冠疫情3年,嚴峻時,學校改採線上學習,不過根據教育部統計,這3年校園霸凌「學生對學生」的通報數都破千,且逐年提升。
台師大教育心輔系兼任講師羅惠群表示,「本來已經不是很ok的人際互動的技巧、技能,隨著這3年疫情更退化了。」
國政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表示,通報數從1022上升到1601,可是確認成案率卻只有10%,一定有隱情。
陳學聖說明,「對於學生來講,他感覺到被霸凌,但是通報確認的比例卻只有在10%上下,我覺得對學生來講這個心理陰影是我們不得不重視的事情。」
台師大心輔系兼任講師羅惠群觀察,學校仍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歸類為非連續事件的單一校園暴力,情況較單純;而重點是,現行不管是生對生、師對生還是師對師的霸凌調查與防範過於被動。
羅惠群質疑,「為什麼沒有辦法由一個主管機關、由公權力採取主動式的調查、主動式的防範?都是很被動的。甚至我們最近還看到等學生死亡再來亡羊補牢。」
由於教育部正針對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研商修正方向,其中包括導入外聘委員,羅惠群認為,應讓不只受過教育部認證的人員也能成為外聘委員,否則校園共犯的權力結構,很難被解構。
洪詩宸/編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