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H直播

因國安考量救援受阻 伊斯蘭國成員妻小受困敘利亞
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最大的據點,早在2019年就被攻破,但許多聖戰士的妻小卻仍滯留當地。他們來自全球逾60個國家,母國政府大多以國安考量為由,不願加速人道救援。中美洲國家千里達,就有將近2千婦女和孩童仍受困敘利亞,部分成功返國的人,則面臨生活上的挑戰。

兩人邊聽著語音訊息,邊擦眼淚,不斷祈禱遠在敘利亞的家人,能盡快平安返國。

她們並非唯一一家正在等候家人消息的居民,中美洲國家千里達及托貝哥,總人口僅有140萬人,在2013到2016年之間,有超過130位國民自願加入恐怖組織伊斯蘭國,最終面對的卻是殘暴的非人對待。

加入伊斯蘭國的千里達民眾說:「炸彈轟炸、殺戮,他說警察很嚴厲,會有嚴峻的懲罰,因此你只能乖乖聽話,否則你會被監禁或被殺掉。」

千里達是位於委內瑞拉東北方的島國,殖民背景帶來多元族群和宗教,儘管信奉第3大宗教伊斯蘭教的人口只有5%,但受到基本教義派主導,這裡的信徒,思想與伊斯蘭國不謀而合。

法蘭西24記者夏邦提耶報導,「一名叫作亞辛阿布巴克爾的人,成為千里達宗教運動的領袖,1990年號召軍事組織對抗政府,儘管失敗了,許多他的追隨者卻集結,決定繼續戰鬥且更加激進。他們創立了其他伊斯蘭組織,而這些組織資助且鼓勵民眾,加入伊斯蘭國。」

丈夫們蜂擁加入伊斯蘭國,妻子和孩子卻是被迫跟隨。目前仍有1920名千里達婦女和孩童,在敘利亞遭監禁或受困難民營,甚至在56名未成年人中,有33人是在當地出生,沒護照、沒國籍,這輩子從沒體會過和平的生活。而成功返國的婦女,挑戰也一波接著一波來。

加入伊斯蘭國的千里達民眾表示,「回國後我不戴頭巾了,因為我返國後受到不公平待遇,我認為這很不公平,很多人都會犯錯,有時候甚至不是你的錯,就像許多我在那裡遇到的女性一樣,她們就只是跟隨丈夫,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要到哪裡。」

然而家人圓滿團聚的例子,似乎只發生在少數人身上,多國政府普遍都以國家安全為由,遲遲不讓受害者返鄉,導致人權組織的救援行動難上加難。

2019年,鎂光燈聚焦在柏金斯的2名孩子,他們先前被自己的父親綁架到敘利亞,經由人道救援才得以返家,後續也獲得心理諮商等資源,努力重返正常生活。但自此之後,就鮮少千里達民眾透過人道救援返鄉。

千里達受害兒童母親柏金斯表示,「他們看到了很多事情,見到了許多屍體,有人被炸彈轟炸,這對小孩來說是創傷,他們只想要一個正常的生活,而不是因為這些他們無法掌控的事情,面對殘忍的謊言或嘲弄。」

千里達律師穆罕默德認為,「這是如何取捨的問題,沒錯,我們必須考慮到國安問題,但這件事涉及人道考量,應該更被重視才對。」

政府的冷淡不是沒有原因,畢竟誰都無法預期,這些在扭曲環境下出生成長的孩子,會不會是下一個恐怖份子。這些來自全球各地的伊斯蘭聖戰士妻小,現階段只能透過母國家人,持續呼籲政府和民間單位伸出援手,返家之路充滿波折。

您的參與,
讓公共服務更完整!
閱讀、按讚,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
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,詳見服務條款。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