睽違7年巡演首站選斯德哥爾摩 經濟學家:「碧昂絲效應」致通膨攀升
美國流行音樂天后碧昂絲睽違7年的個人巡迴演唱會,5月率先從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起跑,歐洲14個城市之後,緊接著將移師北美在40個城市登台, 總計有57場演出。

碧昂絲的死忠樂迷又名「BeyHive、蜂巢」,顧名思義「女王蜂碧昂絲在那兒、蜂巢就在那兒」。為了在演唱會現場有一席之地,有人不惜飛越千里、一擲千金。美元匯價走揚,斯德哥爾摩演唱會的票價對美國的樂迷來說相當便宜。
碧昂絲舊金山樂迷吉米朗說,「我就直接到她的巡演網頁上買票,點選斯德哥爾摩的日期,她的首唱是在斯德哥爾摩,但我點選第二晚,因為第一晚的票早就賣光了。第二晚我看到VIP俱樂部潮流復興的票
,出於好奇想說就查看一下,我點選兩張票,然後就咚的一聲進入我的購物車裡,我一看每張是370美元,在美國這大約要1200美元。」
碧昂絲在斯德哥爾摩連續兩晚的演出門票全部銷售一空,每場有46000人參加,市區的飯店根本容納不了如此龐大的來客量,許多國外來的樂迷還不得不選擇首都以外的地點投宿,而且價格高昂。

孰料瑞典統計局6月14日公布的5月份經濟數據,通貨膨脹率來到9.7%,較原先市場預期的9.4%高出了0.3個百分點。
丹斯克銀行駐瑞典的首席經濟學家葛拉恩將矛頭指向了碧昂絲,點出這波漲幅的主要來源是餐飲與住宿,也就是「碧昂絲效應」所引發的。經濟學家還進一步解釋過去大型的體育賽事,通常會扭曲經濟統計數據,但單一事件很少會出現這種情況,並預期碧昂絲對物價的推波助瀾,6月就將消退。
但瑞典銀行預測部門的主管華爾斯壯,擔心搖滾巨星布魯斯史普林斯汀6月底在哥特堡舉行的3場演唱會,可能會產生類似效應。

疫情過後大型集會活動解禁,儘管通膨高漲、經濟前景低迷,但許多人無論口袋深淺都要享受活在當下的快樂,全球娛樂產業經濟大爆發。
線上調查公司QuestionPro的研究指出,美國流行小天后泰勒絲今(2023)年的「時代巡迴演唱會」,以每位觀眾平均花費1300美元計算,將給美國經濟創造50億美元的收入,規模遠超過50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。
而韓國的人氣團體防彈少年團BTS,整個6月份出道10週年的紀念活動,單是17、18日兩天在汝矣島漢江公園的活動,就吸引了40萬人到場,其中包括約12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A.R.M.Y,他們所展現的熱情,遠比現場攝氏30度以上的豔陽還要熱力四射。

BTS美國粉絲葛拉伯斯基表示,「來這裡參加慶典真是很驚喜,來這裡親身經歷10週年,我確實的粉絲週年,8週年紀念是在25號,所以為了他們的10週年來到韓國,還有我自己的粉絲週年,四周都是懂得、而且和我一樣熱愛BTS的人,儘管我來自世界另一端的國家,這感覺就像是回家一樣,真是一種奇妙的感覺。」
近幾年K-pop在全球娛樂市場攻城掠地,給向來以製造業、高科技業出口為導向的韓國經濟增添新的藍海。現代研究中心2018年一份公認樂觀的評估報告指出,K-pop對韓國經濟的貢獻達100億美元,而單是BTS就佔了35億4000萬美元的規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