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積電高雄廠有調整 魏哲家:原28奈米改先進製程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台積電今(20)日下午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,公布第1季營收167.2億美元,順利達成原訂的167億至175億美元目標,約新台幣5086.3億元。總裁魏哲家首度指出,高雄設廠計畫有調整,不過並非外傳的撤出,而是將原先規劃的28奈米,調整為先進製程。至於美廠部分,傳出台積電向美國政府,尋求150億美元的建廠補貼,但反對分享超額利潤,台積電低調回應還在和美國政府密切溝通,不透露細節。
台積電20日下午舉行線上法說,公布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是新台幣5086.3億元,每股盈餘為新台幣7.98元,季減18.7%,年增3.6%。
尤其各界高度關注高雄廠設廠進度,總裁魏哲家也首度說明。
台積公司總裁魏哲家表示,「高雄調整了先前的28奈米擴建計畫,現在專注於產能擴展,以獲取更多建議,讓我們在未來能夠保持靈活性。」
魏哲家透露,將持續在高雄建廠,但製程技術將由原先規劃的28奈米,調整為先進製程,根留台灣意味濃厚。
關於海外生產據點規劃,魏哲家表示,日本廠將按照規劃在2024年量產,歐洲建廠則聚焦在車用技術。至於美國亞歷桑納州廠,依進度在2024年量產4奈米製程。
不過根據,《華爾街日報》報導指出,台積電正向美國政府,尋求150億美元建廠補貼,但反對像是分潤等附加條件,外界關注台積公司,將如何在商業利益和政治判斷上取得平衡?
台積公司副總經理暨財務長黃仁昭說明,「我們目前正在申請過程中,因此我們無法對具體細節發表評論,然而我們正在與美國政府保持密切和持續的溝通。」
工研院研究總監楊瑞臨認為,「美國應該不會以完全的政治凌駕於商業跟專業之上,因為現在整個美國的半導體的產業鏈,整個的生態系其實缺口非常多,需要靠台積一路把這些缺口慢慢補足。」
不過,受到庫存去化時間比預期長,台積電預測上半年美元營收、將下滑約10%,全年下滑約1%到6%,但仍會優於產業平均,第二季則將是營運谷底。
至於,資本支出則沒調整,維持在320到360億美元。20日台積股價仍站穩500元,終場收在513元,小漲3元。
李文馨/編輯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