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林竹筍鬧旱枯 損害率達2成每頃補助4.1萬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去年底至今年3月初,好幾個月沒降雨,導致雲林縣內竹筍出現枯萎、落葉等災情,經雲縣府3月底邀集農糧署、農業改良場等單位,到古坑竹筍園勘災,6日農委會公告雲林縣竹筍為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,若竹筍損害率達20%,每公頃可領救助4萬1000元。
走入竹筍園,四處都可以看見乾枯竹枝與竹葉,雲林古坑張姓筍農表示,從去年底到這個月初已經好幾個月沒下雨,雖然竹園也有灌溉,但因為水源不足,導致竹葉生長不順,連帶影響到整體產量。
雲林古坑筍農張先生表示,「竹筍產量少發育慢,到現在竹葉都還沒翻新、還沒長出新葉,竹筍作物就要葉子很茂盛才會產出,這樣就減少很多,產量減少7成,只能收成3成左右。」
張姓筍農表示,他種植大約六分地竹園,現在面臨幾乎無收成狀況;對此雲縣府表示,從3月中接到不少筍農反映,3月底已邀集農糧署、農改場與公所勘災,6日農委會正式公告雲林縣竹筍為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。
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長魏勝德說,「那目前反映上來已經超過1000公頃有受損狀況,我們申請農委會天然災害補助,農委會也公告了從4月7日到4月17日受理雲林地區天然災害筍田補助,每公頃會補助4萬1000元。」
農業處表示,雲縣內竹筍園種植約3600公頃,集中在古坑鄉、斗南鎮與斗六市三鄉鎮,從去年底開始好幾個月沒下雨,已導致近三分之一筍園受損,呼籲筍農若受損達到20%以上,要趕緊在申報期間辦理申報,以降低旱災所帶來損失。
黃棋/編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