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H直播

陳俊志生前致力同志影像運動 Google首頁致敬
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Google今(1)日將首頁的徽標,換成已故的台灣同志紀錄片導演陳俊志的圖片,向他致敬。陳俊志生前致力於同志影像運動,他導演的電影《美麗少年》在1999年3月1日推出,是台灣首部在電影院上映的LGBTQ主題紀錄片。

已故台灣同志紀錄片導演陳俊志於2011年說道,「殘忍的記憶細節,絕對不是報復。」

談到寫下自傳式作品《台北爸爸,紐約媽媽》的心路歷程,帶出自己的性別認同,2018年因病過世的台灣同志紀錄片導演陳俊志,不只出書,生前更致力於同志影像運動。

拍攝的電影《美麗少年》,在1999年3月1日推出,成為台灣首部在電影院上映的LGBTQ主題紀錄片,Google首頁的徽標,特別改成他的圖樣,向他致敬。

陳俊志老友、舞台劇導演黎煥雄提及,「有重新提到他的時候當然就是很開心的,而且就是很感動 ,最好常常有這樣的一個提醒,同志的平權這些事情,然後同婚這些事情也慢慢的已經開放,還要更多的時間去包容。」

黎煥雄曾經為《台北爸爸,紐約媽媽》的舞台劇本執導,很懷念陳俊志。

而陳俊志創作的片子《美麗少年》,記錄了台灣青少年同志的處境,提醒大眾關注國中生葉永鋕的案子,以及性平教育的重要性,他的作品,也觸及到女性遭性騷擾的議題。

陳俊志老友、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副理事長黃嘉韻表示,「講述的現象是現在還存在的情況,俊志他曾經跟我講過一句話,他想要在歷史上被記錄下來,我覺得今天Google做了一件事情,就是讓大家都記得他。」

曾經和陳俊志一起共事的性平工作者,很感謝Google讓世人重新認識陳俊志生前的付出。而Google首頁,過去曾向台灣首位女畫家陳進致意,讓民眾認識這位不平凡的女性,或是向已故作家三毛致敬,讓書迷相當感動。

823公投》重啟核三,你怎麼看?

您的參與,
讓公共服務更完整!
閱讀、按讚,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
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,詳見服務條款。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