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國重啟火力發電擴大採礦 環保人士抗爭
靳元慶/編譯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烏俄戰爭引發歐洲的能源危機,也讓許多國家的政策出現轉變。德國西部一座農村,即將成為露天礦場擴建計畫的用地,環保人士痛批政府禍留子孫,在農村外設置路障企圖阻擋拆除計畫,德國警方10日展開驅離行動。而比利時則是宣布,為確保供電穩定,國內2座核電廠將再延役10年。
來自德國各地的環保人士,10日在德國西部,北萊茵西伐利亞邦的盧埃澤拉斯農村外,手勾手結成人形鎖鏈,來對抗警方的強制驅離行動,現場口號與叫罵聲此起彼落,場面一度相當緊繃。
德國環保人士不滿批評警方,「你們認為這是和平驅離的手段嗎?你們的行為簡直荒謬,怎麼不會覺得丟臉?」
為了不讓盧埃澤拉斯農村被夷為平地、成為露天礦場,大批環保人士今(2023)年初就陸續前往從村集結,興建路障阻止警方靠近,痛批德國政府擴建礦場,重啟火力發電,不僅違背巴黎氣候協定,更禍留子孫,一度與警方發生衝突,德國警方10日開始抬人,甚至用雲梯車將把自己綁在木樁上的抗議人士也帶走。
德國環保人士莎夏說,「我們身後有一連串的人形鎖鏈,有許多人想要捍衛盧埃澤拉斯,來確保盧埃澤拉斯地下的煤礦不會被開採。」
德國能源巨頭萊茵集團,在北萊茵西伐利亞邦,擁有賈茲斐勒礦場的經營權,原本該礦場預計2030年就結束開採,但烏俄戰爭引發能源危機,為了確保德國電力供應,賈茲斐勒礦場不僅要延長營運,甚至還要擴建,面積涵蓋到盧埃澤拉斯農村,按照當地政府計畫,11日將拆除農村房舍,2月底展開採礦作業。
同樣受烏俄戰爭的能源危機影響,比利時政府9日跟法國能源供應商達成協議,原定西元2025年除役的杜爾核電廠4號反應爐,與蒂昂日3號反應爐將延長使用到西元2035年。比利時電力公司之前警告,若不延長核反應爐運作,比利時2026年到2027年的冬季,將面臨嚴重電力短缺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