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衛組織14日表示,新冠疫情最凶險的階段結束,希望明年不再是公共衛生緊急事件。但近期疫情還有升溫跡象,日本連續6週新增病例,就高居全球之冠;至於南韓是連續3天破7萬人確診,都還相當嚴峻。
日本厚生勞動省14日召開專家會議,指出過去一週新增確診者又比前一週增加1.2倍,全國44個都府縣疫情都增加,強調年底接觸機會變多,疫情上升的趨勢很可能持續下去。世衛組織最新統計則顯示,日本12月5日到11日之間,新增將近85萬新冠病毒確診病例,連續6週高居全球之冠,新增死亡病例也排名全球第2。
而美國跟南韓,則分別以單週新增44萬與42萬例新增確診,排名第2與第3,但數字比日本少了將近一半。
南韓將在本月底前,決定是否取消最後一項防疫措施,也就是室內口罩強制令。而最近連續3天,南韓新增確診超過7萬人,民眾仍然擔憂,當局表示將綜合病例數量、死亡和住院等各種因素來判斷。
世界衛生組織表示,有鑑於各國已經降低篩檢量能,目前的確診與死亡數字未必代表實際疫情,呼籲民眾繼續保持警戒,希望明年抗疫成功。
世衛組織祕書長譚德塞表示,「上週全球不到1萬人染疫喪生,但還是太多了,所有國家仍然可以做很多事來挽救生命,但我們已經走了很遠,我們希望在明年某個時候能宣布,新冠病毒不再是全球衛生緊急事件。」
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,14日發表新報告,指出從2020年1月到今年6月,全國有超過3500人死於跟新冠病毒相關的後遺症,也就是康復後至少4週,仍無法擺脫的所謂長新冠症狀,像是疲勞、呼吸困難、頭痛、腦霧、關節肌肉疼痛以及味覺嗅覺持續喪失等等。
以年齡分析,約8成為65歲以上,男性略多於女性。美國CDC表示,這是第一次用國家死亡證明資料做的分析,結果也有助於各界進一步認識長新冠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