沱江級巡邏艦造價每艘增10億 藍委:祭出嚴格監督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中共持續擾台,國防部今(11)日發布13架次共機、4艘共艦擾台。為了因應共軍威脅,海軍將生產11艘高效能艦艇,第2階段產製的5艘將搭載4枚雄二、8枚雄三飛彈,雖然提高對共艦的打擊能力,卻也讓造艦成本,每艘增加大約10億。藍委揚言,將祭出嚴格監督。
中共在台海建立新常態,國防部11日發布,共軍出動13架次軍機、4艘共艦擾台,還逾越海峽中線,國軍戰機升空、軍艦跟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。
展現高機動性,具備區域防空火力,海軍高效能艦艇沱江艦、塔江艦,號稱「航母殺手」,肩負台海第一線防衛重任。海軍持續量產後續艦,區分兩階段,第一階段6艘採取「8枚雄二+4枚雄三」飛彈配置,第二階段5艘,調整為「4枚雄二+8枚雄三」,大幅提高對共軍艦艇的打擊能力,不過雄三飛彈數量翻倍,也反映在成本。第二階段的造艦費用,從每艘54億多元,增加到每艘約64億元。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認為,國防部應加強管控作業,藍委已揚言祭出嚴格監督。
國民黨立委馬文君表示,「如果你現在要增加雄三的那個數量,可是它也減了雄二,那它的差異其實很容易就算得出來,所以它大概多了多少錢,那個也很明確的,那可是你用原物料上漲,這個已經漲了好幾次了。」
民進黨立委趙天麟則認為,「不管是在武器裝備的數量增加,還是原物料調整,都完全在合理的範圍之內。」
兩岸情勢緊張,美國國務院宣布,亞太助卿康達11日將率團訪中,不只延續拜習會管控美中競爭的談話,也為國務卿布林肯明年訪中舖路。此外,由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舉辦的世界論壇,首度列入美中台議題。華府智庫學者柯格曼認為,拜登4度稱協防台灣,很難用口誤解釋,還有國防授權法案立法軍援台灣等,強調台灣民主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中之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