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眾在醫療院所,進行電腦斷層和血管攝影,很常被要求施打顯影劑,但是國衛院和台中榮總最新研究發現,打顯影劑在10年內,罹患失智症的機率,比沒有施打過的人高出2.09倍,至於血管性失智症更高出4.66倍,有醫師認為,這可能是和顯影劑容易造成血液黏稠,對血管造成損傷有關。
做電腦斷層檢查,患者通常需要事前施打顯影劑,不過國衛院與台中榮總最新的研究發現,只要曾經施打顯影劑,10年內罹患失智症的機率,會比沒施打過的高出2.09倍,消息一出民眾反應兩極。
民眾蘇先生認為,「顯影劑如果說完全研究出來,對人體有什麼傷害,他應該要公布出來這樣子,就讓人家決定要不要做顯影劑(檢查)。」
民眾王小姐則表示,「對這個失智的數字,我會覺得現在全世界統計的時間還太短,所以通常這個數字,我覺得在台灣應該是不太合用的。」
研究團隊透過健保資料庫,搜集1133萬筆資料進行大數據分析,發現顯影劑不只對傳統認知上腎功能病變的人有影響,對失智症也呈現正相關,尤其是血管性失智症,發生率更比未暴露顯影劑者高出4.66倍。台中榮總表示,可能與顯影劑容易造成血液黏稠、對血管造成損傷有關。
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吳明儒說明,「血管性癡呆症因為在學理上,它就比較容易受會影響血管的這些毒藥物來影響,因此我們看到在這個研究裡面,因為顯影劑造成的血管性痴呆症,增加風險不止2倍,會高到4.66倍。」
醫師強調,有腦損傷、血管性病變及腎功能障礙的民眾是高危險群,做檢查前可和醫療團隊充分討論,避免顯影劑在非必要、與脫水狀態下使用。一般民眾則建議不要因噎廢食,健檢需要顯影劑就應該使用,讓病灶呈現出來才能對症下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