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H直播

NASA成功撞偏小行星 人類首次改變天體運行
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美國航太總署NASA11日證實,9月底主動讓太空飛行器DART撞擊小行星迪莫弗斯的任務,已順利將迪莫弗斯撞偏自然運行軌道,也是人類首次改變天體的運行,有助今後若有「行星撞地球」危機時,增加地球躲過一劫的機率。

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11日宣布,9月26日和距離地球超過1萬公里外的小行星迪莫弗斯對撞,簡稱DART的「雙小行星改道測試飛行器」,成功將迪莫弗斯撞偏自然運行軌道,也是人類首次改變天體的運行。

美國航太總署署長尼爾森說:「(迪莫弗斯)距離地球700萬英里,用高達1萬4000英里的時速撞擊,而且精準命中,這是行星防禦任務的分水嶺,也是人類文明的分水嶺。」

小行星迪莫弗斯直徑約160公尺,大約1座埃及金字塔的大小,繞著另一顆較大的小行星迪迪莫斯運行。NASA在9月26日讓大約跟一個冰箱大小的飛行器DART主動撞擊迪莫弗斯,並把迪莫弗斯推入圍繞迪迪莫斯的一個更小、更快的軌道。

這次任務成功後,將有助於人類在未來,降低行星或隕石撞地球這類災難的發生率。

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南西指出,「這只是一個很小的推動力,但如果想在未來也這麼做,非常有可能會成功,但必須在提前幾年就進行,提出警告的時間就是關鍵。」

這次主動撞擊小行星的計畫費時7年研究,耗資超過台幣105億,DART飛行器在2021年11月發射進入太空後,大部分時間由地面控制,最後階段才交給自動導航系統。

這次試驗當中的2顆小行星跟測試器本身,都沒有對地球構成任何威脅。迪莫弗斯等級的小行星就算撞上地球,也不會造成全球性的大災難,但仍足以毀滅一座大城市。

您的參與,
讓公共服務更完整!
閱讀、按讚,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
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,詳見服務條款。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