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語首納本土語言課 教材配送及師資媒合慢
牛暄文/綜合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111學年起,台灣手語納入本土語言課程,不過一直到開學前8月底,台灣手語課本才寄給老師,還有教支人員反映,媒合學校的時程太慢,手語課上路第一年,狀況不少。
111學年開學,台灣手語納入本土語言課程首度上路,不過很多老師到8月底才拿到課本。
聾教支人員郭慧蘭說:「大家都很擔心課本一直都拿不到,像教師手冊,還有課本手上都還沒有。」
台灣手語教支人員培訓計畫主持人張榮興解釋:「因為第一次要推動,所以有一些教材目前剛剛編製完成,還需要有配送的時間,所以有些老師可能要在8月底,甚至於就9月初才會拿到教材。」
由於手語教材是去年才開始編製,來不及全部完成,目前完成的只有第一、二、五、六冊,其他都還在編製中。
另外有教支人員認為,到8月才開始正式媒合學校時程進度太慢。
聾教支人員郭慧蘭說:「隨著開學日逼近,負責單位才開始幫忙媒合,但時間所剩不多,學校才知道要開始找老師,急著到處問,好笑的是,我們都有說我們聽不到,但是還是一直打電話來。」
也有聾教支人員認為,大多學校比較偏愛用聽教支人員。
聾教支人員麥慶賓:「學校比較喜歡請聽人老師,請聾人老師的比較少,聾人有努力發e-mail給學校要應徵,不過應徵上的人很少。」
國教署表示不論是聾人、還是聽人教支人員,都是受過訓練,而且入校都會安排協同教師來協助教支人員教學活動,會再針對學校加強宣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