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鼓山哈瑪星是高雄都市化的起點,目前街區中還存有少數日治時期建築,5連棟紅磚街屋就是其中之一,但其中4棟因屋主長期積欠使用費,2015年淪為法拍屋,市府緊急啟動暫定古蹟程序,並前往搶標,再依文資法行使優先承購權將建物買下,經過6年多的文資調查及建物修復,紅磚街屋將跟哈瑪星其他5棟日治時期建築,共同在8月初的台灣文博會中開放。
斑駁的紅磚柱、木造拉門,由清水紅磚構成的五連棟紅磚街屋,建於1933年,見證過當時舊新濱町的風華,是高雄鼓山哈瑪星、僅存少數的日治時期街區建築,也是首棟由公部門從法拍會中搶救的歷史建築。
高雄市文化局副局長林尚瑛表示,拆除改建大樓會影響到整個哈瑪星歷史街區的景觀風貌,所以就有指示希望能夠去標下法拍屋,因為文資法裡有關文資,可以有優先承購權的法令,因此所以我們到法院現場去執行此事情。
圓弧形女兒牆是典型昭和時期的風格,紅磚街屋土地為市府所有,但建物是私人產權,2015年其中4棟遭法拍,市府緊急啟動暫定古蹟程序,法拍得標依法優先購得後,又租下最後一棟,經過6年多的調查及建築修復,將配合8月初的臺灣文博會正式亮相。
高雄市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,「2個新修復的場館,包含愛國婦人會館跟紅磚街屋,(文博會)來啟用並呼應了這個城市文化的厚度。」
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則說,「如果沒有高雄觀點,如果沒有大南方觀點的話,我們這個島嶼的形狀,其實一定是會有一些偏差的。」
文博會首次來到高雄舉辦,哈瑪星做為高雄現代化的起點,不只紅磚街屋,高市府將在這次文博會、共開放當地6處日治建築場館,包含內部改為咖啡廳的舊三和銀行等,將高雄在地元素融入這場文創盛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