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/13起親友通代確診者 去124間病院看病領藥
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指揮中心5/12宣佈,對5/13開始,開放確診者的親情朋友會當去124間病院的防疫門診,代替看診,來評估敢有需要使用口服的抗病毒藥仔。指揮中心強調,毋是看診就一定會開藥仔,一切攏愛遵照醫師的評估。
透過視訊看診,或是按照醫師指示快篩檢測,疫情嚴峻下,確診者無法出門,只能選擇視訊就醫,不過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號宣布,從13號開始,開放確診者,由非居隔中的親友,至配賦醫院的防疫門診,代為看診,評估是否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;親友可以持確診者的健保卡及確診證明,如數位健康證明等應診;並且事先查詢124家配賦醫院的防疫門診,掛號看診,經醫師評估,符合用藥條件,適宜服藥者,由親友簽署治療同意書,醫師開立處方箋,於醫院藥局領藥。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表示,「開放可以來代領,這些都希望能夠在除了在通過視訊再來送藥到宅之外,多開幾個管道。」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 羅一鈞表示,「是有可能就是說我們的代看診者到醫院的門診之後,因為醫師的一些評估跟查詢之後,認為說病患本身還是不太適合使用這一個口服抗病毒藥物的話,不一定就是說來看就一定會開藥跟領藥。」
對於新制,有醫師認為,這是一個通融的便民措施,因為很多長者不會操作視訊,需要用電話詢問,代替視訊,因此代為看診的親友,可以把病況詳細陳述,對醫師的診斷,越有幫助。
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 林應然表示,「等於比較健康的、比較沒有問題的幫他陳述拿藥,這個是一種通融的措施。有些確診者是被隔離的,他根本出不來,他也不用視訊軟體。這時候更應該有別人幫他來陳述症狀,那順便拿藥就好。」
指揮中心強調,口服抗病毒藥物是治療的重點,可是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用,這點民眾一定要了解,以免在診間,發生有不必要的糾紛,也希望透過這個管道,方便民眾取得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