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嬰打B肝疫苗後出疹發燒 送醫發現細菌感染引發皮膚病

楊旻峰 彭煥羣/台中報導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台中有一名女嬰,打B肝疫苗後身上出現大片暗紅疹,發燒食慾不振的狀況,爸媽以為是疫苗副作用,沒想到送醫檢查是穢金黃色葡萄球菌與綠膿桿菌,差點引發敗血症。

小女嬰在媽媽的懷中精神奕奕,臉上白皙的皮膚吹彈可破,但先前剛滿月打完第2劑B肝疫苗後,隔兩天身上卻出現大片暗紅色不規則的疹子,家長一度以為是預防針副作用,但第4天小孩開始高燒食慾不振,緊急送醫才發現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與綠膿桿菌引發的皮膚病。

嬰兒家長周先生說道,「(一開始)有一點小紅疹,然後過來就越來越嚴重,到禮拜五就全身性紅疹,她發燒就帶過來這裡。」

醫師表示,新生兒各方面機能尚未發育完全,皮膚表層抵抗力遠低於一般人,研判細菌是從皮膚或傷口進入身體後引起大片紅疹是敗血症的前兆,再晚半天送醫就會導致組織迅速壞死、器官衰竭甚至死亡,後來靠抗生素治療才得以痊癒。

小兒科醫師賴永清說道,「很厲害的細菌感染造成的,細菌毒素在皮膚造成的皮膚病變,一般如果你把它當做過敏處理,小朋友就很難處理,就是說它是屬於敗血症的前兆。」

醫師提醒,金黃色葡萄球菌與綠膿桿菌還可透過嬰幼兒的飲食、針頭等途徑進入人體,建議泡奶要用滾沸的熱水沖泡,再由隔水加熱方式降溫,切勿直接加礦泉水,打針前則要做好充分消毒就能避免感染狀況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