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,今(3)日國內新增280例COVID-19確定病例,分別為183例本土個案,遍布12個縣市,其中新北市增加71例,至於境外移入則新增97例。
指揮中心表示,國內今天新增183例本土病例,為98例男性、85例女性,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,其中包含90例為無症狀感染。
個案分佈如下:
新北市:71例
基隆市:39例
桃園市:22例
台北市:19例
新竹縣:15例
宜蘭縣:7例
台中市、屏東縣:3例
新竹市、金門縣、高雄市、花蓮縣:1例
基隆小吃店相關群聚今天再新增45例確診,目前累計205人染疫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,新增個案以基隆某科大為主,有17例。至於新北某社區群聚,則增加14人確診,大多數是社區篩檢陽性。
國內疫情再起,截止4月2日共1530例本土確診中,有1527人屬於輕症或無症狀,占99.8%,另有3人屬於中重症,其中1人死亡。
感染Omicron變異株的患者多是輕症,今天早上專家會議後,決定修訂解除隔離治療條件,讓病患可盡快離開治療場所。
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,部分人士在第一次採檢中,Ct值少於30,不過之後的採檢Ct值已大於30,但按照原本規定,「他們就因此被卡住,一定要(在醫院)待滿10天。」經專家討論後,決定移除10天的條件,「現在只要2次(採檢)Ct值大於30,或是陰性的話,就符合解隔離的條件。」
另一方面,羅一鈞表示,根據近期觀察,有約2成Omicron患者在染疫後不會產生「N抗體」,「但其實他們都符合採檢陰性,或Ct值大於、等於30。」因此專家也同意移除「N抗體陽性」才能出院的條件。
不過羅一鈞強調,儘管可以提早解除隔離治療,但回到社區後,仍然需要到防疫旅館、檢疫所,或居家進行隔離到滿10天,並進行PCR採檢。而入境、本土確診者,在解隔後需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的規定,則持續執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