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韓宣稱發射偵察衛星 美日韓:測試洲際飛彈

徐家仁 / 編譯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針對北韓宣稱在上個月27日,以及這個月5日發射偵察衛星。美日韓等國政府,在交換意見後一致認為,發射衛星只是幌子,北韓的目的,是在測試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的系統。

北韓時間2020年10月10日晚上,勞動黨成立75周年黨慶閱兵典禮當中,首度由外界確認的北韓最新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,當時被命名為火星17型,最大射程號稱可達1萬3000公里,一旦進入服役行列,將是全球最大型的ICBM。

外電引述美國政府的分析指出,最近的這兩次試射,彈道高度約500到600公里,飛行距離僅僅300公里,比ICBM實際的飛行高度和射程少很多。美方研判測試的目的,不在驗證飛彈可以飛多遠,而是要測試飛彈的各項系統性能如何。

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日前巡視西北部的東倉里「溪海衛星發射場」,指示有關部門要擴建發射場的設施,讓當地可以發射更大的火箭。這是今年以來,北韓第10度試射短中長程各型飛彈。

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祝賀尹錫悅當選下任韓國總統的同時,表示雙方也同意加強合作,因應北韓武力擴張。

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說:「從先前的洲際彈道飛彈,到(北韓的)核武與飛彈問題,還有綁架(北韓綁架日本人)問題等等,要如何對北韓採取因應措施,(日韓兩國)將密切合作。」

兩國未來具體的做法,包括防堵北韓從其他國家進口,與長程飛彈相關的重要零組件。而在軍事上,美軍的印度太平洋司令部,動員飛彈防禦的海空戰力,在黃海海域監控北韓飛彈的動態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