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單日染疫死亡322人創新高 韓單日17萬例較上週翻倍

(圖/美聯社)
在西方國家陸續放寬防疫限制同時,日本昨(22)日創下單日染疫死亡322人新高,韓國單日也新增超過17萬例確診,刷新國內紀錄。不過南韓當局認為,雖然短期風險增加,長期卻是有利於回復正常生活的發展。

Omicron變異株快速擴散,南韓從22日凌晨0時至23日之間,24小時內新增確診人數突破17萬人新高,比前一天多了7萬多例,比起上週更是將近翻倍。這一方面是因為篩檢數量比週末2天倍增,也反映出疫情快速發展。專家早已預測,單日新增病例將在月底前達到17萬,事實證明這一天來得早了很多。當局認為疫情衝高短空長多,有助於轉為危險性較小的地方性流行病。

南韓中央應急處置本部防疫組長朴香表示,「目前我們正處在轉向地方性流行病管理的初期階段,同時也關注Omicron的風險程度。如果我們能保持低死亡率,並控制擴散,Omicron最終也能以其他普通傳染病的方式處理。」

當局指出,Omicron造成重症與死亡病例,遠低於過去2年Delta等主流變異株。經過新一輪大流行,自然獲得免疫力的人群大增,疫情可望像其他提早經歷這個過程的國家一樣,快速達峰、降溫,進入共存的階段。南韓當局最近放寬營業時間與社交限制,都朝恢復正常生活目標調整。由於青少年與兒童確診者也在增加,當局預計在下個月,公布5至11歲兒童納入疫苗接種對象相關計畫。

日本疫情則出現降溫趨勢,單日確診數字持續下降,東京都23日新增1萬4000多例,比7天前減少約2700人,重症患者也減少,當局持續推動疫苗加強劑接種。不過22日全國單日染疫病逝人數,首次突破300大關,創下322人的新高,疫情也持續影響醫院的急救量能,中風、心臟病或意外事故患者,無法立刻獲得急診的案例累積到6000名,連續6週創新高,醫師表示地方急救醫療已經逼近極限。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