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薩克動亂逾160死、近8千人被捕 更致全球比特幣重挫

中亞的哈薩克因調漲能源價格引發大規模的動亂,經過一星期還是沒有完全平息。根據哈薩克官方數據,這波動亂已造成超過160人死亡,將近千人傷,還有將近8千人被逮捕。此外,哈薩克目前是加密貨幣比特幣第二大的挖礦國,暴動期間哈薩克政府切斷全國網路,也直接造成全球比特幣價格重挫。

哈薩克能源調漲引發的暴亂經過一個星期,最大城市阿拉木圖的市區,許多店家的櫥窗被砸破,部分商店釘的木板還沒拆除,購物中心經過民眾連續幾天的洗劫破壞,自動提款機被推倒在地,貨架早已雜亂不堪,展示的手機也被搶光。估計這場30年來最嚴重的暴亂,經濟損失將近60億台幣。

購物中心經理朱馬貝科夫説,「他們只要拿得走的東西都偷了,包括鞋子、衣服、美妝產品,也破壞自動提款機,把錢取出來,不能帶走的就進行破壞。」

儘管哈薩克政府宣稱目前局勢已大致穩定,哈薩克國務秘書10日強調,該國還是有發生恐怖襲擊的風險,內政部10日公布最新數字,經過一個星期的暴亂與鎮壓,全國共164人死亡,7939人被逮捕,另外將近1000人受傷。總統托卡耶夫請求俄國等維和部隊進駐平亂,下令對示威民眾格殺勿論,更引發美國的抨擊。

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,「這就是我堅決反對的事,格殺勿論的命令,這種命令的存在就是錯誤的,也該被撤銷。」

除了暴亂本身反映出哈薩克物價飆高、偏低薪資所引發的民怨外,托卡耶夫也開始藉由這次的暴亂,清除前總統納札爾巴耶夫的勢力,大動作開除多名與納札爾巴耶夫關係密切的官員,甚至以叛國罪進行逮捕,希望藉此擺脫自己是納札爾巴耶夫培植出來的傀儡形象。

另一方面,哈薩克2021年取代中國,成為全球僅次美國的第二大加密貨幣,比特幣的挖礦國,由於比特幣的挖礦需要高運算能力的電腦,哈薩克政府上星期切斷全國網路,直接造成比特幣價格重挫,凸顯哈薩克在比特幣生態圈的重要地位,也開啟比特幣可能因地緣因素產生價格波動的新觀點。

路透社記者威爾森指出,「因此很明白的說,整體而言,比特幣的價格,比之前對地緣政治的因素更加敏感。」目前哈薩克的網路服務已陸續恢復,但銀行等機關依舊還無法運作,而透過這次的暴動,也讓哈薩克與比特幣的關係正式曝光。 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