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二補選/顏家派系面臨不能輸的一役?綠空軍、藍陸戰對決「搖擺台中」【有話好說】

策略之爭:藍保持距離,綠全黨動員
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指出,國民黨在2021年底的公投中,盧秀燕、侯友宜等較具未來性的地方首長就未明確表態,而在本次補選也顯得黨內步調並不一致;反觀民進黨則是進行大規模政黨動員,形成「一個政黨 vs. 一個地方派系」的選戰。
「雖然(綠營)空軍不斷轟炸,顏家則宛如躲進『地下碉堡』而不受影響,」資深媒體人邱明玉分析,民進黨藉由府、院、黨造勢,傾全力投入補選,但藍營則由地方派系的既有組織迎擊,不像傳統的藍綠對決,反而形成本次「空軍、陸戰對決」的特殊格局。
沈有忠認為,雙方策略各自反映出對2020年選舉結果的反思。他分析,在2020年大選中,「韓國瑜效應」為藍營的核心支持者創造團結,但也喪失許多中間選票,導致投向蔡英文的選民,連帶讓知名度與地方經營都不若顏寬恒的陳柏惟得以勝出。
當2020年的「總統效應」不再,對藍、綠兩黨都形成新的挑戰。沈有忠說,藍營企圖擺脫當時韓國瑜成為包袱的情況,朱立倫、盧秀燕等黨內巨頭都保持距離,就像將選戰交給顏家自己打理;同時,顏家也相信依照自己的地方實力,仍可維持政治生命。相對地,綠營則嘗試複製2020年的勝選氣勢,由蔡英文積極投入輔選,完全不同於罷免案。

背水一戰:顏家地方派系拚續命?
然而,顏家地方派系究竟能否維持影響力,卻不是肯定句。回顧2013年顏寬恒接棒父親顏清標以來的數次選舉和罷免,藍綠互有勝敗,顯示派系動員的力道並不如過去穩固。
沈有忠分析,在顏清標入獄、顏寬恒接替經營地方勢力的轉折中,顏寬恒並未完整承接顏清標的選票。他指出,該選區自2013年以來,藍綠一直都呈現「五五波」的緊繃態勢,勝負均在數千票以內,差距很少超過一萬票,在台灣各縣市都屬罕見。
「對於顏家來講,這場選舉很有可能成為生存保衛戰,」沈有忠直言,顏家的地方派系必須在僅約一年的時間內,連續進行第三次投票動員,且2020年敗選、2021年罷免只有險勝,2022則面對真正的「王子復仇記」,如果顏寬恒再度失敗,恐成為台中「黑派」政治勢力式微的分水嶺。
邱明玉也指出,顏清標因案入獄、交棒之後,顏家得票率就開始下滑。這一部分是因為顏清標從里長做起、地方服務扎實的特質,顏寬恒難以完全取代,「雖說『一張票、一世情』,但那是對於顏清標。」此外,邱明玉也表示,顏清標之子顏寬恒曾當選立委、女兒顏莉敏選上議員並任副議長,弟弟顏清通則是里長,許多選民認為「恩情已還夠了」。

搖擺台中:忽藍忽綠,決戰烏日、沙鹿?
地方派系消長,讓「後顏清標」時代的台中成為台灣最大的「搖擺縣市」,全國性選舉往往要「決戰中台灣」,各政黨都嘗試抓住這群「忽藍忽綠」、「不藍不綠」的中間選民。沈有忠表示,顏家在中二選區穩定掌握4成5到5成的票源,「每一票都算得出來,但大概就是這麼多了」。
民進黨則是基本盤不足,還需召喚中間選民和外地遊子,票票入匭才有勝算。沈有忠判斷,投票率愈高、返鄉投票的中間選民愈多,民進黨的勝選機會就愈大,這也是為何民進黨正積極炒熱補選熱度。但在沒有總統大選的拉抬下,投票率能衝多高,端看政黨的動員實力。
沈有忠也從地理區劃的角度,分析綠營最後衝刺階段的大造勢,指出該選區的5個行政區中,「烏日」跟「沙鹿」將是重中之重。其中,烏日區受高鐵影響,都市化迅速,人口成長僅次於沙鹿,更帶動選民結構改變,沒有堅定的政黨認同,成為造就台中「搖擺」的主因,而顏家也從未贏下烏日。沈有忠預測,誰能拿下烏日、沙鹿,贏得補選應是十拿九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