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疫旅館SOP沒到位恐釀破口 學者:建議將美國列高風險國家

近來防疫旅館頻頻傳出群聚事件,有學者質疑,是防疫旅館SOP執行細節不夠到位,造成防疫破口,建議從美國入境者改成集中檢疫。

台北市某防疫旅館再爆一起疑似群聚感染,兩名確診者住在隔壁房,均感染Delta,其中一名案17181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,已完成檢疫回到社區,還曾經到幼兒園接送孩子。雖然相關接觸者初步採檢均為陰性,不過有專家擔憂,幼兒屬於尚未接種疫苗的族群,萬一不幸染疫,還是有社區傳播的風險。
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表示,「幼兒因為沒有接種疫苗,當然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比較高,但是另外一方面,幼兒的活動力跟大人來講,他只是侷限在家戶的範圍裡面為主,所以他接觸的範圍比較小。」

此外,近來防疫旅館頻頻傳出群聚事件,有學者認為,防疫旅館人員雖然經過訓練,但旅館畢竟不是醫療院所,不管是動線、環境、空調等仍有風險,只要SOP執行細節不夠到位,就有可能出現防疫漏洞。

陽明交大醫務管理所副教授洪子仁說,「基本上還是不外乎,環境跟人兩個因素,檢疫旅館裡面的通風,它的排風相關的設備,是不是只有內循環,那這可能是不行的,可能它還是要有對外的循環,能夠把空氣排出去。」

學者強調,因應春節檢疫專案上路,防疫旅館增加速度快,不排除部分環境條件不符規定者也魚目混珠,建議中央應有防疫旅館的退場機制。另外,考量近期不少境外移入確診個案都來自美國,也建議將美國改列為高風險國家,入境者改到集中檢疫所14天,以降低防疫旅館或社區傳播風險。

 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