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H直播

環團批國家人權館粗暴砍除具紀念意義老樹 要求暫緩施工
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位於新北市新店的國家人權博物館、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,前身是在威權統治時期的景美看守所,園區當中的建築、植物,對於政治受難者和家屬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。但有民間團體指出,園區要進行景觀工程,沒有先對外進行溝通說明,就粗暴砍除或移植具有紀念意義的樹木,要求暫緩施工,並依法提報珍貴樹木和文化景觀。

秀出簡報,裡頭的照片,都是民間團體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,拍攝到老樹被砍除、破壞的景象。台灣環境生態護育產業工會理事長何承翰說:「很多的樹木,它其實不見得需要被移除的,我們不知道它移除理由到底是什麼。」

新北看守土城愛綠協會洪郁凱表示:「(其中有)白色恐怖受難者種下的樹,這都是超過50年的老樹,不應該是砍除或者做移植,在人權園區裡面應該都是原地保留,公有土地上,超過30棵變動的樹的時候,都一定要送到我們新北市樹保委員會審議,我們沒有看到這個程序。」

民間團體指出,這些樹木和歷史建築,共同見證白色恐怖時代,但人權館提出的移除移植計畫書,以「需配合博物館建築風格」等理由移除,讓人無法接受。而且這次施工違反計畫,連有些要移植,或是沒在規劃中的樹木都被砍除、破壞。

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表示:「沒有確認這些樹,是不是會提送保護,沒有確認相關的這些爭議之前,絕對要先停工。」

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長陳瑩芳說:「要把它(園區)回復成1980年代,美麗島大審的那個時候的舊有的風貌,(園區)有265棵的樹木,以移植,原地保留為最大的原則,移除的24棵,它其實是危害歷史建築物的一個安全,或者是本身樹木上,已經有生病的一個狀況。」

文化部也澄清,園區景觀工程是為了要復原歷史場域情境,並非破壞。而部分樹木因為有危害建物和公安才會移除,並沒有包含受難前輩所栽種的植物。後續會全面清點園區樹木、強化保護,並依相關條例主動提報資料,送主管機關審核。

現在加入公視會員,除了有專屬推薦新聞,還有機會免費喝咖啡!
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,詳見服務條款。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