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醫採取多基因分析 一次抽血多項評估

為了達到癌症精準醫療,國內醫界展開為期三年的研究計畫,未來只要抽一次血,就能就可以針對13種癌症、共45種治療藥物的有效劑量、副作用及治療效果進行評估預測。

很多癌症病友因為擔心用藥副作用太大,放棄治療。為了減少副作用,達到精準醫療,國內醫界展開為期三年的癌症用藥基因套組研究計畫。未來只要抽一次血,就可以針對13種癌症、共45種治療藥物的有效劑量、副作用及治療效果進行評估預測。

北醫附醫院長邱仲峯說:「一旦我們可以提前預估,或提前預防副作用,那麼對癌症治療的品質跟所有癌症病友治療的遵循,就會大大地提升,所以希望這次的合作,可以順利開發出台灣國人專用的生物晶片。」

以往癌症患者抽一次血只能檢測單一基因,預測單一藥物的副作用。北醫的最新研究計畫採取多基因分析,只要抽一次血,就能針對胃癌、乳癌、胰臟癌等13種癌症、共45種藥物檢測。一次就能分析多種藥物,為病人量身打造專屬的治療方案。

北醫附醫癌症中心主任葉劭德指出,「如果能夠事先預防,所謂的超前部署 ,我們就可以知道說,他有沒有可能是對這個藥物有高毒性的,或者是說,我們給他的劑量是不夠的,譬如說,他對這個藥物代謝是特別地強,在這個情況下,我們的劑量是不是要試著依情況調整。」

據衛福部統計,2020年平均每10分30秒就有1人因為癌症死亡,醫界也希望透過基因檢測和精準醫療,讓癌症患者用藥更安全。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