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抗疫跟社運一樣,士氣很重要」 在台港人募資佈連儂牆拍片謝醫護

有3名在台港人在網上發起募資活動,希望製作大型廣告,答謝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辛勞。

5月18日,港府無預警關閉駐台辦事處,並在21日發聲明,指台灣政府「多次粗暴干預香港事務,對港台關係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。」一個月後,陸委會也宣布,因港府多次對台香港辦事處人員簽證設置不合理的政治條件,要求簽署「一中承諾書」,導致台灣駐港人員無法續留及赴任,因此將調整香港辦事處業務辦理方式。

外交事務上雖然針鋒相對,但台灣、香港兩地的民間交流呈現不一樣的情況。自5月中旬,本土疫情爆發後,也有不少在台港人挺身而出,用實際行動支持醫護人員,就有有茶餐廳老闆自發送便當到醫院。

來台2年的阿Ming,則是發起「向每個醫護英雄致敬」活動,希望透過募資方式,在捷運站投放大型廣告,為醫護人員加油打氣。

「疫情初期,在新聞上看到有醫護被歧視、無法租房子等等,就覺得很驚訝。」被稱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,終究還是擋不住千變萬化的變種病毒株,醫護人員盡力壓制疫情擴散,可是這兩個月來,卻是發生不少醫病衝突事件,甚至有病患持刀傷害醫護。有鑑於此,阿Ming決定發揮專長,聲援抗疫英雄。

 

5月31日,雙和醫院一名60多歲確診者,持水果刀攻擊3名護理師,加上屢次傳出醫護人員遭歧視的事件,讓阿Ming決定挺身而出,聲援抗疫英雄。(圖片來源:公視資料畫面)

 

「抗疫跟社運一樣,士氣很重要。」

被問到為什麼選擇廣告,而非捐贈物資的方式支持醫護,長期關注社會議題的阿Ming舉了2014年佔中運動為例說,「當時在佔領區,時間久了,士氣就會渙散,後來有人在獅子山掛上『我要真普選』的旗幟,就有提升士氣的作用。」他認為,第一線醫護人員在身心都面臨極大的壓力下,非常需要社會各界聲援,表達「You are not alone」的訊息。

阿Ming解釋,希望用「連儂牆*」的方式將從各方收集支持醫護的字句呈現在捷運站的平面廣告牆上。他透露,已跟台灣勞工陣線、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等組織談妥合作,拍攝應援短片,打算放上網路。

 

阿Ming引用「連儂牆」的概念,收集社會大眾對醫護的聲援字句,並呈現在捷運站廣告牆上。(圖片來源:受訪者提供)

 

比不少台灣民眾更積極力挺醫護,讓部分受訪者對阿Ming產生了好奇,「他們就會問:『你是個香港人,為什麼願意做這件事?』」他認為,自己看到不公義的事,就會想要發聲,「不管在香港,還是台灣、英國,我一樣會做這樣的事。」

除了募資撐醫護,阿Ming未來也打算在台灣尋覓工廠合作、洽購台灣農產品,為香港「黃色經濟圈*」提供食材和技術。「簡單來說,一個Designer設計了一件衣服,他可以找台灣的工廠生產。」減少對「中國製」的依賴,是黃色經濟圈的宗旨,阿Ming希望能建立完整「黃色供應鏈」,促進兩地交流。


 

募資活動獲社會各界支持,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理事長黃政瀚(右方)也在影片現身,力挺同業。(攝/陳祖傑)

 

*連儂牆:香港市民在便利貼上寫上字句,並貼在牆上,被視為柔性抗爭的一種手法。

*黃色經濟圈: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中,被提出的一個概念,主張消費時應優先光顧政治理念相似的餐廳或商家(黃店),並抵制中資、親政府、支持港警的店家(藍店),藉此獲得資金支持抗爭運動、為示威者創造工作機會。


 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