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奧倒數系列報導》舊皇族、政治家網路連署戰 習近平為何力挺東奧?

民眾持骷髏像到東京都政府辦公大樓外要求停辦東奧。(美聯社提供)

日本共同社6月20日以電話進行民調,近九成的民眾仍對東奧可能會使疫情擴大感到憂慮。更早之前,日本舊皇族後裔、現任作家竹田恒泰5月在Change.org發起「支持東奧」連署,與政治家宇都宮健兒的「取消東奧」連署對壘。不過截至6月30日,竹田恒泰的支持數只有9萬9257人,被宇都宮健兒的43萬支持者遠遠拋在後頭。

竹田恒泰認為,維持奧運四年一度舉辦是一種國際責任,他也相信,國際奧會會全力防堵疫情擴散。他更強調,運動競技帶來的希望與勇氣,對正處於防疫疲態的日本人能有正面影響。且日本單方面取消奧運,將面臨巨額賠償。雖然奧運延期,讓日本政府慘賠6400億日圓(約新台幣1625億元),相當於台北市一整年的預算,但竹田恒泰在連署頁面上強調「不需要捐款」。

宇都宮健兒這方,已有43萬人支持的「取消東奧連署」,截至7月1日為止,連署人數每分鐘仍不斷上竄。宇都宮認為,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見好轉的跡象,日本強撐舉辦2020東京奧運根本是以國內有限的醫療資源做賭注,「有限的資源不該用來辦奧運,應該用來保護人民生命」。

支持與反對還在網戰,似乎都沒有對日本當局決策造成實質影響,選手手冊、觀眾守則陸續出爐,東奧開幕看似箭在弦上。

宇都宮健兒的取消東奧連署(上)與竹田恒泰支持東奧連署(下)。(圖取自change.org)

習近平力挺續辦東奧 為北京冬奧鋪路

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曾致電國際奧會,表示將力挺東京奧運如期舉行,中國願意與國際奧會加強疫苗合作,為運動員打造安全的比賽環境。看似熱心的背後,其實是為了2022北京冬奧盤算。

早在北京2015年拿下2022年冬季奧運舉辦權的同時,就曾因新疆勞動改造營引發人權紀錄不佳的爭議,歐美各國都有希望「異地舉辦」的聲音,更有部分國家揚言不派員參賽。同時,世界維吾爾大會(World Uyghur Congress)也展開一系列活動,試圖施壓北京冬奧贊助商,更透露必要時,將公開羞辱贊助中國的企業。

習近平力挺東京奧運,除了想向世界證明,即使全球壟罩在COVID-19病毒之下,奧運賽事仍能如常舉行,另一方面也是想賣人情給國際奧會和日本,只盼2022年北京冬奧時,國際奧會和日本奧會能和中國站在一起。

世界維吾爾大會呼籲airbnb取消對北京冬奧的贊助。(取自推特)

在日台人觀察 日本低調地迎接奧運

2020東京奧運看似不得不發,但日本社會對2020東京奧運的態度為何?若從NHK等媒體播報內容來看,電視、網路持續播報聖火傳遞的消息,住在池袋的鄭傑,也曾在住家附近看到聖火即將抵達東京的海報,在他眼中,整個社會好像都在低調地期待東奧來臨。

但鄭傑也坦言,他與身邊的日本朋友鮮少談論奧運。友人曾和他說:「(日本)年輕人可能對政治比較冷感」。

一旦鄭傑與日本朋友聊起這個話題,他們都覺得東京奧運應該續辦:一來體育場館都已經蓋好,若取消奧運,日本將面對高達1.8兆日圓(約新台幣4600億)的賠償金;二來,逾200國運動員如果錯過本屆奧運賽事,四年後能否還能維持最佳狀態,還得打上大大的問號。

對運動員來說,「十年磨一劍」是練技術,不過「年輕、健康就是本錢」也是真道理。

除了考量運動員的職業生涯,日本社會對2020東京奧運的期待其來有自。法新社分析,奧運賽事是各個國家展現軟實力的最佳時機,經歷2011年的東日本大震後,經濟就陷入長期停滯的日本而言,這次賽事宛如重生契機,也是一場豪賭,雖然所費不貲,若能在疫情陰影下,讓東京奧運平安落幕,對日本而言,或許就是向全球宣告「I'm fine(我很好)」的最好證明。

 

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