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快疫苗接種進度,是日本政府現階段防疫工作的最高優先之一。首相菅義偉在內閣會議前的醫療戰略會議上指出,強化日本國內的疫苗的研發與生產,是必需推動的政策與長期戰略。日本政府1日的內閣會議決定,從6月21日開始,把各大企業與各大學納入施打疫苗的場所,並由各工商團體、文部科學省負責。不過在各企業與各大學進行疫苗施打時,仍舊以高齡人口與慢性病患者為優先。
由於大眾運輸工具跟從業人員,一直被認為是散播病毒的破口,因此也被列為施打疫苗、防堵病毒擴散的據點。然而,專家認為疫苗施打的進度已經嚴重落後,別說是奧運前,就算奧運結束後,接種疫苗以防堵擴散能力依舊不足。
野村綜合研究所資深分析師佐佐木雅也說:「根據計算,到奧運為止可以接種1次的人數,佔人口比例約29.2%。到9月10日打過疫苗比例的約40%。而到10月1日打過2次疫苗的比例,我們推算的比例約達40%。」
就在這個時候,神戶傳出日本國內首見的變種病毒「E484Q」,確診患者是一名50多歲的男性。日本媒體指出,E484Q被認為是英國變種病毒傳到印度後,又再變異的不同病毒株。而現有的疫苗面對這種多次變異的病毒,防護力比起面對現有的病毒可能減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