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HO批准中國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權 將加入COVAX平台

世衛組織WHO趕在世界衛生大會月底召開前,7日正式批准中國國藥集團疫苗的緊急使用權,成為第一款被WHO批准、非西方國家製造的疫苗。WHO對國藥疫苗放行,等於替各國是否使用國藥疫苗背書。但本星期稍早,根據WHO的評估,國藥疫苗對60歲以上族群的保護力明顯不足。

世界衛生組織7日批准,中國國藥集團北京生物疫苗的緊急使用權,也成為中國第一款被世衛組織批准,由非西方國家所生產的新冠疫苗,世衛強調,國藥疫苗將會加入聯合國疫苗計畫COVAX的疫苗分配平台。

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表示,這次疫苗使用清單的擴大,讓COVAX能去購買,也能給予各國信心,去加快他們同意本國的使用規範,並進口與施打疫苗。

目前世衛組織已將輝瑞、莫德納、嬌生,以及在印度和南韓不同地點生產的AZ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。根據世衛技術建議小組的評估,國藥疫苗將可用在18歲及以上的成年人,並採用兩劑方案,同時也強調目前六款批准的疫苗數量,對終結疫情依舊不足。

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說:「這些批准的疫苗依舊是有效的工具,但目前無論是疫苗的數量與分配,都不足以終結新冠疫情。」

不過本星期稍早,世衛另一個專家小組「免疫戰略諮詢專家組」的數字,國藥疫苗針對18到59歲的族群,保護力有78.1%,但對60歲以上族群,重症病患與合併症患者的保護力低落。根據中國提供的數據,截至2020年12月30日,中國590萬人接種國藥疫苗後,出現1453起不良反應事件,但沒有死亡案例。而世衛也正在評估北京科興疫苗的緊急使用權,最快在下星期宣布,由於世界衛生大會將在5月24日登場,世衛趕在大會開幕前批准中國疫苗,也引發外界質疑是否適當。
 
中國目前已出口6500萬劑國藥疫苗,與2億劑科興疫苗到將近50國,其中多數為拉美,非洲與部分亞洲國家,但諷刺的是,菲律賓總統杜特蒂,4日公開接種中國贈送的國藥疫苗,但菲國衛生單位並沒授權,在飽受批評後,杜特蒂已要求中方收回捐贈的國藥疫苗。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