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不買中國新冠疫苗有爭議 陳時中:須符合4原則

賴淑敏 蔣龍祥 / 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各國陸續開始施打新冠肺炎疫苗,但台灣取得疫苗過程卻困難重重,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首度證實,台灣原本向德國BNT洽購的500萬劑新冠疫苗,疑似因中國阻撓破局,他是有苦難言;國內今天也新增一起境外移入病例,是本國籍返台探親的50多歲女性,她曾經在美國染疫確診,返台入境採檢是陰性,不過在出境前卻又確診。

農曆春節連假結束,開工日當天,國內新冠肺炎也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,案939為本國籍50多歲女性,長期居住美國,去年10月21日曾在當地確診居家隔離,一個月後再次檢驗則為陰性,個案去年11月底返台探親,至今無症狀,今年2月中旬,因為出境需要,自費到醫院採檢才陽性確診,血清抗體也都是陽性。

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,整體判斷案939基本上就是早期在美國感染,然後變成沒有傳染疑慮的狀況下,檢體裡面還有一點RNA的殘餘存在。

隨著新冠肺炎疫苗問世,並獲得緊急授權,各國也開始施打疫苗,對於台灣到底買不買中國新冠肺炎疫苗,近來引發一些爭議。指揮官陳時中強調,疫苗採購必須符合安全、有效、法規可以買、有人願意用等4大原則。

陳時中說:「在安全有效這邊,我們覺得中國疫苗,相關的技術性資料不夠完整,對於可以買或不可以買,當然法律上現在是不可以買,我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用。」

此外,考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,加上新冠病毒變種速度快,陳時中表示,原本實施到2月底的秋冬防疫專案,應該會延長,邊境管制不會鬆綁,1人1戶的檢疫措施也會持續,但考慮在2月28日之後,開放高鐵長程班次飲食,讓大家方便一些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