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戶得以大舉進場的契機,在於百家爭鳴的手機交易平台,包括相當受歡迎、以劫富濟貧的俠盜羅賓漢為名的股市軟體。
美聯社資深財經記者蘇特爾說:「羅賓漢本身是個股票交易應用程式,非常流行,很多人在用,可以在手機上操作。他們的目標是要讓金融市場民主化。」
就像政治上的民主化一樣,一旦集體行動的散戶人數夠多,長年把操作獲利視為禁臠的股市大戶們,既得利益必然受到衝擊。這些散戶串聯集體行動的動機,各方看法眾說紛紜。
羅賓漢軟體用戶巴克納認為,「我們(散戶)可沒有別人想像那麼廢,我們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。別人說我們像賭徒,押注在AMC和GameStop等個股。但事實上我們就是看到這些避險基金,多年來吃人夠夠、過度放空,把這些公司(如GameStop)打到趴,然後其他人連吭都不敢吭一聲。」
美聯社資深財經記者蘇特爾表示,「這些個別的業餘投資人,其實不盡然要顛覆整個股市,只是他們針對的個股,也是避險基金鎖定(放空)的對象。從這方面來看,他們和當年的佔領華爾街絕對是一個樣。」
習慣呼風喚雨的大戶們,這次終於稍微栽了跟頭。無巧不巧,交易軟體平台所屬的公司開始限制、甚至禁止散戶進場,社群網站與谷歌,也同步封鎖散戶的群組使其無法及時串聯,並刪除對羅賓漢軟體平台的負面評價。
整起事件最新的發展是,以羅賓漢為主的行動裝置證券交易平台,在GameStop股價於1月底到2月初大跌百分之70後,總算有限度放寬散戶持有GameStop股票的上限,從原本只准持有20股提高到100股。講得白話一些,就是讓放空的大戶們有機會先撈一票,再對散戶略施小惠。但這場小蝦米與大鯨魚的對抗會如何進行下去,仍有待觀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