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誼兒童動畫獎 133部兒童作品參賽

信誼兒童動畫獎,今年邁入第12屆,而且參賽件數創新高,在兒童創作部分有收到133部小學生的作品,最後有30部進入決選階段。其中的議題,包含在地文化認同、環境關懷和生態保育,也展現了小學生的敏銳觀察力,還有跨領域學習成果。

為了以剪紙動畫影片呈現6隻各有個性的風獅爺,幫助主人尋回元寶,展開保衛家園並建立情感的故事。去年暑假,新北市大觀國小謝明栖班上的7位孩子,幾乎天天到學校報到。

新北市大觀國小四年級學生江彥鈞說:「一個動作要拍一次,然後要拍很多個動作,就是需要很多耐心。」

新北市大觀國小四年級學生郭穆澤也說:「風獅爺的角色幾乎,全部都是我在做的。」

整支影片只有3分多鐘,但費時費工,要注意聲音表情,小朋友表示好累,但所幸辛苦獲得肯定,拿下第12屆信誼兒童動畫獎,兒童創作組特優。
 
評審之一,台藝大教授石昌杰說,以最後30部決選作品來看,有氣侯變遷、在地文化認同等多元題材,技術上也掌握的很好。

信誼兒童動畫獎兒童創作組評審石昌杰認為,「在我大學時代很難想像說,小朋友的時代就可以拍動畫,而且拍得真的都不錯耶。」

新北市大觀國小美術老師謝明栖表示,「動畫它不只單單是一個美術課,其實它還有語文課,因為你有要寫劇本不是說美術課可以引導的,需要語文;然後還有一些其他的製作,電腦的部分,資訊課。」

合作,善用科技與媒材還有跨領域學習,小學老師認為,動畫課程符合108課綱精神,信誼發現,這兩年收到來自各地與離島的兒童作品,顯見動畫教育在台灣各角落萌芽。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