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歲的黃姓男子,這個月1日凌晨,從東埔登山口入山,獨自攀登秀姑巒山,兩天要走完近61公里,約定時間沒有下山,家屬尋人,4日上午找到人時已經死亡。
救援的場面讓人難過,根據玉管處的統計,今年到11月為止,山域事故有56件、共93人、有4人死亡,死亡的案件中有兩人是獨攀,營建署國家公園管理組指出,今年山域事故的救援對象,以獨攀、單攻、網路揪團登山這三類最多。
營建署國家公園組組長張維銓表示,「其實要獨攀,政策上現在是沒有限制,所以獨攀之所以意外會發生,是因為如果碰到狀況的時候,可能一個人比較沒辦法處理。」
專業嚮導及救難單位也不建議獨攀,因為山林變數太多,無法自救時將身陷險境。
台中市山岳會總幹事張賀融表示,「當你面對問題來的時候,你個人的力量是很薄弱的,你不要把登山的問題、安全全部都歸責在政府公部門。」
台中市消防局副局長楊元吉表示,「沒有救護的技能、自救的技能(的話),所以獨攀是非常的危險。(台中市山域救援)去年(同期)42件,今年71件,由數字就知道出勤的次數了,所以每個禮拜都出勤一次以上。」
台中市消防局表示,今年的山域救援數量倍增,很多都是山友準備不足發生。營建署國家公園組指出,法規上無法限制人民獨攀或單攻,但國人登山的風險意識確實有待建立,呼籲山友出發前要做好自身評估、行程規劃,才能減少危險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