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海水異常升溫 周邊海域珊瑚白化嚴重

從今年夏天開始,台灣許多地區陸續出現珊瑚白化的情況,目前雖然已經到了十二月了,還是可以看到白化的珊瑚沒有恢復健康,甚至有些已經死亡,海洋研究人員指出,這次珊瑚白化,是台灣近四十年來發生最嚴重而且規模最大的一次。

潛入海中,眼前是一片白色的世界,珊瑚像枯骨一樣布滿海底,有些珊瑚則發出異於往常的螢光色彩。

台東綠島船長蔡居福表示:「我在這裡潛水三、四十年,沒看過像今年白化這麼多,最多的一次。」台東蘭嶼潛水業者索鈴雄也指出:「沒有像今年這樣子,從水面上就看得到五顏六色的,珊瑚都白化掉了。」

珊瑚最適合生長的水溫,大約是20℃到28℃之間,如果水溫持續超過30℃,珊瑚就會白化,今年因為暖水團流經台灣海域,海水異常升溫,從東部到西部,甚至較冷的北部海域,都可以見到珊瑚白化的景象。

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說:「在東北角跟北部是比較罕見,甚至說可以算是第一次,這樣大規模的珊瑚白化。」

研究人員細數台灣珊瑚白化歷史,這次是他們見過最嚴重、規模最大的一次。台大海洋所教授戴昌鳳表示:「白化的面積、比例、還有深度,都是最大的、最嚴重的。」

即使已經到了秋冬季節,珊瑚還沒有復原,在海裡也可以觀察到,許多白化的珊瑚,已經被藻類覆蓋,逐漸邁入死亡。海龜保育工作者蘇淮說:「除了白掉之外,有一些藻類已經覆蓋上去,比例也越來越高,所以可能牠就是回來的機會就變得更小。」

台大海洋所教授戴昌鳳指出:「像這次這麼嚴重的白化情形它可能都要十年以上,才會有明顯的復原現象,也有可能有些物種會比較敏感、比較脆弱的物種會消失不見了。」

當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,海水溫度上升是長期趨勢,學術界憂心,對於珊瑚生態系的衝擊將難以預測。
 

專題|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