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色列中東關係破冰 杜拜貨輪抵海法

徐家仁/整理報導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以色列、巴林、阿聯等波灣國家,正式簽署和平協議之後,第一批來自杜拜的貨櫃輪,10月中抵達以色列最大的海法港。同時,杜拜環球港務集團也準備和以色列的業者合作,爭取在海法等以色列港口經營貨櫃碼頭的業務,擴展對歐美的海上航運。

全球運輸能量第二大的地中海航運集團,所屬的這艘貨櫃輪緩緩駛入以色列,也是地中海東岸最大的海法港,準備卸下第一批從杜拜製造、裝船,並輸往以色列的各種電子與化工產品。

海法港務公司主席艾歇爾阿莫尼說: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第一批貨櫃,這些貨櫃是在杜拜的傑貝阿里港裝船,並送來以色列的海法港,真是令人興奮!」

原本應該是稀鬆平常的商務往來,但在複雜的中東局勢下,幾個月以前還很難想像這樣的場面。不過隨著波斯灣地區的遜尼派伊斯蘭國家,面對什葉派伊朗的強勢,必須仰賴美國協助;川普政府也順勢推動新的中東和平進程,並在今年9月獲得具體成果,讓以色列與巴林、阿聯等國的代表齊聚白宮,簽署歷史性的和平協議。

地緣政治上的突破,意味著經貿上的新商機。以色列官員估計,未來以色列與阿聯的雙邊貿易,每年可達40億美元。由於這些貨運必須完全走海上路線,因此航運業者也等著發大財。

杜拜環球港務集團主席蘇萊姆表示:「顧客在哪裡,我們公司就在哪裡。只要有客戶需要我們的地方,我們就必須出現。以色列有阿什杜德與海法兩大港口,它們都是位置極佳的據點。只要有商機,沒什麼可以擋住我們。」

在以色列與阿聯、巴林等國簽署歷史性協議的幾天之後,杜拜環球港務集團就宣佈,要和以色列的業者合作,爭取幾個大港口的貨櫃碼頭經營權。
 
事實上該公司的據點已經遍佈全球,從中韓印澳、非洲、歐洲和南北美洲,都看得到杜拜環球港務集團的身影。如果能在以色列落腳,中東的樞紐地位將更形鞏固。對以色列這邊來說,幾十年與阿拉伯世界的對立早就不是問題,沒有必要和錢過不去。

海法港務公司主席艾歇爾阿莫尼表示,「只要挺得過新冠病毒這一關,旅遊業也能跟著開花結果。我希望看到來自阿聯的郵輪進港,帶著觀光客參訪以色列的宗教聖地,也帶著觀光客去到阿聯遊覽。」

有了海運就不能沒有空運,包括以色列航空和阿聯酋航空、阿提哈德航空,都對拓展雙邊定期航班很有興趣。不過在疫情橫掃全球航空業的陰影下,最快要到明年1月才可能實現開航的計畫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