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時中:添加豬油產品規定 朝全面標示產地來修正

黃立偉 張國樑 朱鳳治 吳其昌 / 綜合報導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食藥署在昨天深夜預告散裝食品標示的相關草案,內容維持豬油散裝原料免標示,引發食安疑慮。只不過在今天上午,衛福部長陳時中強調,還是會朝向全面標示的方向前進,包含月餅、抓餅等,只要是有使用豬油都必須標示產地。對於說法和預告草案同,陳時中也澄清,說相關文字還要再確認,目前還沒有定案。

糕餅業者拿出一疊厚厚訂單,證明店內製作糕餅用的豬油不僅是在地台灣豬,還有CAS標章,經得起檢驗。還拿出冰箱冷凍豬油說,開店超過30年,挺過「毒奶粉」、「地溝油」風暴,對食安要求很嚴格。

麵粉加豬油,均勻混合, 反覆揉捏麵團,糕餅師傅親自示範,傳統大餅油酥皮做法,滷肉豆沙口味,從外層酥皮到內餡絕對少不了豬油。如果未來糕餅用油,需要標示產地,他說舉雙手贊成,認為食品業者就應該產品負責。

糕餅業者柯青山表示:「產地來源把它標示清楚其實不會造成任何的麻煩,黑豬油炸的豬油來做月餅,這樣反而更,消費者會更信任我們公司的產品啊。」

民眾表示:「我覺得就是一視同仁啊,不管你是大的店或者是小的攤子,你做了什麼,你放了什麼都該讓我們知道。」

食藥署7日晚間,預告「散裝食品標示」規定第五點等3項草案,內容卻維持豬油散裝原料免標示,不過衛福部長陳時中8日上午澄清,相關的文字內容還要確認,還是朝向全面標示方向進行,其中包含月餅、抓餅相關用油。

陳時中表示:「是預告嘛,那基本的架構,我認為要朝向要標的方向來進行。不過我們要跟各個相關的團體來做一點溝通,了解他們有沒有什麼樣的困難。」

豬油除了在傳統肉攤購買,回家自己油炸以外,大賣場也有販售,外包裝產品標示,也會註明原產地,幾乎都是標示台灣。賣場通路業者表示,如果豬油沒有強制標示,消費者選購含有豬油食品,將難以抉擇,反而間接影響台灣豬加工食品銷量。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