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一名59歲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,這名患者過去除了有高血壓病史外大致健康,他確診後一開始沒有症狀,但幾天後快速惡化,目前在重症病房內治療,仰賴呼吸器。 影音新聞的掃描圖像中,可以看見代表感染與損傷的黃色部分,分布在兩邊肺葉的多處區域。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表示:「在他無症狀的期間是不可能突然呼吸衰竭的,只是說如果他一開始沒有症狀,到了後期病毒的量變多了,所以肺部的損傷變大了,產生一個肺炎的話他(惡化)才會產生呼吸衰竭。」 感染科醫師分析,確診者多半有咳嗽症狀,國際上確實有不少個案一開始輕症,一週左右變重症的案例,意味著一開始沒有肺炎的患者病程也可能改變,但病程轉換中通常會陸續出現呼吸道症狀。 李秉穎進一步說明:「開始如果說(症狀)是輕微的感冒發燒,但是沒有嚴重肺炎的症狀,也不表示說你以後不會有重症,所以在就醫的過程中要注意自己有沒有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的症狀,一旦有的話就是表示說肺炎可能惡化。」 國際疫情蔓延,中國武漢四月初恢復對外交通,是否有可能再有一波零星疫情?醫師認為,因不瞭解中國確切的確診數字,比較難以預估影響。台灣的部分預計六月到七月間天氣變熱,疫情有機會稍微趨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