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11號下午,在芮氏規模9.0的超強地震後,高達幾公尺的海嘯,橫掃日本東北的宮城、岩手和福島3個縣。事後統計的罹難與失蹤人數,合計超過兩萬4500人。其中福島縣更因為核一廠發生爐心熔毀的災變,大量輻射外洩,大批居民被迫撤離家園,隨後儘管有民眾陸續返回故鄉,但有家歸不得的民眾仍然達到4萬7700多人。 儘管日本政府逐步建設了公營住宅,完成率達到百分之99,讓避難民眾暫時棲身。不過隨著法定的重建期限即將屆滿,住在難所的災民紛紛接到搬家通知,卻不知道還有哪裡可以住下去。福島縣富岡町災民矢內千惠子說:「我拜託對方說,『我們從福島來的,有沒有出租的物件可以看看呢?』對方卻說,『抱歉,沒有可以租的房子。』我哭著說,『神奈川都沒地方可住嗎?』最後結果只找到一間。」 矢內千惠子的兩個兒子甚至說,將來長大要找對象結婚,對方看到自己來自福島,可能婚事就完蛋了,希望可以更改籍貫。這一家人的遭遇其實只是冰山一角,還有更多類似的故事隱藏在日本各個角落。 當然,福島核電廠災變的善後,更讓日本政府和電力業者傷透腦筋。現階段最困難的問題之一,首先是移除反應爐內外的核燃料殘骸。雖然有機器人可以使用,避免工人直接暴露在輻射線之下,但機器人每次只能搬運幾公克,880噸的殘骸要搬到什麼時候,讓人不敢想像。 其次是核電廠每天會有170噸的輻射汙染水流出,而現有總容量120萬噸的儲存槽,到明年夏天就會滿出來。日本NHK的報導指出,日本政府甚至考慮設定一個標準,讓輻射劑量標準以下的汙染水,慢慢流入海中稀釋,但這樣的可行性如何,仍有待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