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H直播

遷村紛擾數十年 居民以音樂祭、影像說大林蒲故事
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高雄大林蒲因為被工業區包圍,所以長期以來居民深受環境汙染困擾,而遷村議題也紛擾數十年。在2019年10月的時候,行政院核定遷村經費,也讓大林蒲再度引發關注。有三位不同世代的民眾,決定要使用影像和音樂祭,希望能為這個可能消失的村落留下紀錄。

邁入第五年的西南瘋音樂祭,源起大林蒲居民對政府的怒吼。鳳興里長洪富賢說:「起源是一個不甘願對政府漫無止盡的開發。」、「常常抗爭也不是,也沒有什麼結果,我們是不是透過一個美麗的音樂祭,來跟政府反映說我們這邊的心聲。」

大林蒲在地里長洪富賢賣力守護家鄉,身影屢屢穿梭抗議現場,但他思索著大林蒲不光是圍廠、抗爭,要找回在地人認同感,自力籌募音樂祭,不靠官方、企業補助,扭轉工業污染的形象,漸漸喚醒居民關注。

大林蒲居民林建良說:「從我懂事就看到煙囪了,農田就慢慢一塊一塊消失,所以才會說我可以利用我相關科系,來回饋自己的社區,回饋自己的社會,我可以為家鄉做什麼。」居民吳瑞宗表示:「遷村的議題讓我們覺得就是說,可能在地有很多文化可能會不見、會沒落。(記者問:所以就想把它留下來?)對對對,所以我這幾年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拍大林蒲鳳鼻頭沿海六里。」

八年級生的林建良、和從事明信片發行的吳瑞宗,三人兩個不同世代,看似沒有交集,因大林蒲遷村命運串起線,走進沿海六里巷道、廟宇和漁港,摸索著用影像紀錄,留下大林蒲汙染以外的美以及人文故事。

洪富賢說:「沿海地區都主要信仰,一些媽祖王爺長期以來都是這樣,經過歷史的變遷的話,老阿嬤她們的虔誠是永遠不變的,就像我們熱愛這個我們的故鄉永遠不變。」

鳳鼻頭港落日餘暉、耆老虔誠祭拜,或是年初二回娘家的盛況,無論黑白、彩色照片,都能讓人感受滿滿暖意,三個人透過鏡頭語言,訴說著不同的故事,共通點是要傳達對大林蒲的熱愛。
 

823公投》重啟核三,你怎麼看?

您的參與,
讓公共服務更完整!
閱讀、按讚,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
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,詳見服務條款。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