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大連儂牆遭撕毀 中國籍交換生涉案判賠

清華大學校園連儂牆今年九月遭人撕毀,警方透過監視器鎖定中國交換生劉姓女子;最後學生會堅持提告,新竹地院判罰6千元。這也是反送中事件後,台灣第一件撕毀連儂牆遭判罰的案子。

香港反送中事件引發台灣校園發起聲援行動,連儂牆更是遍地開花設置。只是沒想到今年9月,在清大內的連儂牆卻遭一名劉姓中生撕毀,新竹地院審理,全案依毀損他人物品罪判罰6千元,得易服勞役6日偵查終結。

新竹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陳玉華說:「言論自由表達方式,不得侵害他人財產法義,本案被告任意毀損清大學生會長及其他成員張貼的物品,缺乏尊重他人財產權的觀念,考量被告犯罪後坦承犯行的態度,判決該名陸生犯刑法毀損他人物品罪,處罰金新台幣六千元。」

對於判決,清大校方表示尊重司法判決。主任檢察官則是呼籲民眾,言論自由表達方式,還是要尊重他人的財產,不得任意破壞。陳玉華表示:「本署在此呼籲,言論自由的表達方式仍然要尊重他人的財產法益,不得任意毀損他人的物品。」

據了解,當時劉姓女學生在公布欄,看到張貼海報與自己理念不合,所以把海報撕毀,學生會知道後堅持提告,如今判決下來,這也是台灣第一件因為撕毀連儂牆而被宣判的案例。
 

專題|土耳其百年震殤 「鬆餅式坍塌」為何釀禍?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