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進威尼斯 台灣藝術十年有成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國際美術界的盛事--威尼斯雙年展,明天起將在義大利展開。台灣藝術家從十年前開始參加這項、已經有百年歷史的展覽,今年台灣首度有藝術家獲邀、進入會內參展。公視新聞從今天起,將有系列的相關報導,首先,我們要來回顧、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過程。
比起亞洲的日本韓國,台灣開始參與這項每兩年在水都威尼斯舉辦的藝術盛會並不算早。1993年,藝術家李銘盛受大會邀請遠赴威尼斯,成為第一位進入這項有百年歷史大展的台灣人,也觸動了國內對這項國際藝展的重視。1995年,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策劃下,藝術家們第一次組隊進軍威尼斯,並且搶得先機,租下前身是威尼斯監獄的古蹟「普里奇歐尼宮」、設置台灣館。
台灣館絕佳的地理位置,每每吸引了大批的觀眾遊客與國際策展人,透過館內的作品、認識台灣的當代藝術、也認識台灣。2001年,藝術家陳界仁就以這件影像作品「凌遲考」,震驚大會。
雖然礙於國際政治的現實,台灣館一直沒有機會以國家的名義進入會內展,不過,根據上屆策展人林書民長年的觀察,在這個以實力為憑藉的藝術競技場上,會內會外並無多大差別,多年來、中共政治上的干預,也沒有影響到台灣當代藝術在雙年展上的能見度。
就在上一屆,藝術家李明維打破普里奇歐尼宮的成規,以這件名為「睡寢計畫」的作品,首度帶觀眾夜宿在古蹟宮殿裡,藝術的創意引發了國際媒體的注意。今年是台灣第六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,也是有史以來國內藝術家參與最多的一次,林書民認為,藝術內容重於國際情勢,在這場文化競技場上,台灣館依舊能以實力,來贏得國際藝壇的矚目。
公視新聞蘇玲瑤、張秉豐採訪報導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