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人每年耗20億飲料杯 嚴重衝擊生態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手搖飲文化盛行,但飲料杯喝完一次就丟,造成環境嚴重負擔,荒野發現七成海洋廢棄物都和飲食有關。環保署表示,目標2025年全面限用免洗餐具、塑膠杯。
從淨灘回收的海洋垃圾中,挑揀出近千個飲料杯,堆疊成雪人造型,凸顯手搖飲文化,其實對環境造成嚴重負擔。荒野保護協會分析、公布2019年淨灘數據,前十名海洋廢棄物包含塑膠瓶蓋、寶特瓶、吸管、漁業浮球浮筒,免洗餐具、外帶飲料杯也都榜上有名。

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指出:「颱風過後你在海邊撿到這種塑膠杯,一次性的,然後從河流沖出來的量是很大的,非常大非常大。」
荒野保護協會指出,前十名海廢數量,七成都和「飲食」有關,從中進一步分析,杯子、瓶罐、吸管這些和「飲料」有關的,佔73.2%;和「食物」有關的餐具、容器,佔26.8%。環團認為,民眾如果可以盡量自備環保餐具、環保杯,就能大幅降低海洋受到垃圾汙染。環保署回應,聯合國已制定目標,2030年希望全面禁用免洗餐具、飲料杯,台灣限塑時程的大方向,也希望跟著聯合國目標進行。
環保署廢管處副處長劉瑞祥說:「事實上關於限塑、減塑一直到無塑這個是國際的趨勢跟潮流,那聯合國的環境大會也是訂定在希望能夠在2030年,大幅削減一次性用的塑膠製品使用,然後我們會朝這個方向來盡全面的努力。」
今年7月開始,環保署就限制連鎖速食店等四大場所,內用不可以提供塑膠吸管,環保署也計畫在2025年,針對飲料杯、免洗餐具、吸管等一次性塑膠製品,全面限用、以量制價,不過具體如何執行?環保署強調,還需要社會凝聚共識討論。
從淨灘回收的海洋垃圾中,挑揀出近千個飲料杯,堆疊成雪人造型,凸顯手搖飲文化,其實對環境造成嚴重負擔。荒野保護協會分析、公布2019年淨灘數據,前十名海洋廢棄物包含塑膠瓶蓋、寶特瓶、吸管、漁業浮球浮筒,免洗餐具、外帶飲料杯也都榜上有名。


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指出:「颱風過後你在海邊撿到這種塑膠杯,一次性的,然後從河流沖出來的量是很大的,非常大非常大。」
荒野保護協會指出,前十名海廢數量,七成都和「飲食」有關,從中進一步分析,杯子、瓶罐、吸管這些和「飲料」有關的,佔73.2%;和「食物」有關的餐具、容器,佔26.8%。環團認為,民眾如果可以盡量自備環保餐具、環保杯,就能大幅降低海洋受到垃圾汙染。環保署回應,聯合國已制定目標,2030年希望全面禁用免洗餐具、飲料杯,台灣限塑時程的大方向,也希望跟著聯合國目標進行。
環保署廢管處副處長劉瑞祥說:「事實上關於限塑、減塑一直到無塑這個是國際的趨勢跟潮流,那聯合國的環境大會也是訂定在希望能夠在2030年,大幅削減一次性用的塑膠製品使用,然後我們會朝這個方向來盡全面的努力。」
今年7月開始,環保署就限制連鎖速食店等四大場所,內用不可以提供塑膠吸管,環保署也計畫在2025年,針對飲料杯、免洗餐具、吸管等一次性塑膠製品,全面限用、以量制價,不過具體如何執行?環保署強調,還需要社會凝聚共識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