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油新三輕擴產計畫 今首度環差審查

103年正式營運的新三輕,最近提出要做產能調整等變更案,案件送到環保署,上午進行環差審查。雖然中油強調,調整後排放的空氣汙染物,對空氣品質是正面的,但環評委員認為這樣的說法不符常理。

98年開始施工,103年營運的新三輕,設立一座年產80噸乙烯的輕油裂解工場,也配合更新三輕既有設備,生產各種石化基本原料。營運後五年,中油以市場已有變化,提出更新擴產計畫,要調整產品產能、儲槽內容物等等,並強調變更後空汙不增反減。

中油公司代表指出,「變更前後只在一個空氣品質的排放量,僅VOC(揮發性有機物)有所差異。而且較變更前來得少,因此對空氣品質是有正面的一個效益。」

上午案件在環保署進行第一次環差分析初審。中油強調,其中M33製程進料不變,產品產量減少,燃料使用量不變動,但M34製程進料增加、產量增加,燃料使用量也不必增加。整體來說空汙因此不會增加,但這種說法遭環評委員質疑、不合常理。

環評委員朱信表示,「我在課堂上教了20幾年,它理論上要增加,不曉得實務上會不會不增加。我是覺得它應該會增量。」

環評委員游勝傑也認為,從質量平衡的角度來看,不太符合常理。

由於案件還有諸多疑問需要釐清,至截稿前仍在審查當中,預期開發單位應須補正資料再審。

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