奠定鋰電池基礎 美日3學者獲諾貝爾化學獎
綜合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晚間國際的最新消息。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出爐,由美國德州奧斯丁大學的「古迪納夫」教授、美國「賓漢姆頓」大學的「惠廷翰」教授、以及日本「旭化成研究員」、「吉野彰」、共同獲得,他們的研究成果,正是目前市面上,應用極廣的「鋰離子」電池。
出生英國的「惠廷翰」教授發明了「無石化燃料」的能源技術,他所開啟的超導體研究,發現了一種極高能量的物質,用來創造出鋰電池的負電極。「古迪納夫」1980年的研究、讓鋰電池變得更加強大。吉野彰以古迪納夫的研究為基礎,在1985年創造出了第一個、具有商業性的鋰電池。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、鋰電池正式問世之後,為當前、無線、無石化燃料社會奠下基礎,對人類、是極大的福祉。

(圖/美聯社)
出生英國的「惠廷翰」教授發明了「無石化燃料」的能源技術,他所開啟的超導體研究,發現了一種極高能量的物質,用來創造出鋰電池的負電極。「古迪納夫」1980年的研究、讓鋰電池變得更加強大。吉野彰以古迪納夫的研究為基礎,在1985年創造出了第一個、具有商業性的鋰電池。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、鋰電池正式問世之後,為當前、無線、無石化燃料社會奠下基礎,對人類、是極大的福祉。

(圖/美聯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