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爆狂牛症 畜牧業恐將受重創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美國發生了有史以來第一起疑似狂牛症的案例。華盛頓州的一隻乳牛檢驗出狂牛症的陽性反應。儘管美國農業部強調,人類感染的機率相當低,同時正全力追查感染牛隻的肉品流向,不過,這個消息勢必重創美國的肉品和乳製品市場。
美國農業部長維尼曼,23號宣佈,華盛頓州梅波頓一處農場,疑似出現全美第一宗狂牛症病例。檢體已經用美國軍機,緊急送往英國進行確認,預計在五天內將獲得最後結果。
這個美國首次出現的疑似病例,是在12月九號例行檢驗時,在牛隻的腦部組織檢體中,檢驗出狂牛症,經過第二次檢驗,仍舊是陽性反應。可是這頭牛的肉已經送往加工處理場,美國農業部目前正在全力追查肉品流向。
(美國農業部長維尼曼:儘管出現這起病例,我們有信心,食品供應的安全不會有問題。狂牛症感染人類的危險相當低。)
正式名稱為「牛海綿狀腦病」的狂牛症,是一種由普利子蛋白所引起的病症。如果人類吃了帶有狂牛症的牛肉,就可能罹患致命的「庫賈氏症」。
1986年狂牛症在英國首度出現。隨後蔓延到歐洲和亞洲等地區。日本在2001年出現亞洲首見的狂牛症病例。加拿大也曾出現疫情。凡是爆發狂牛症的國家,畜牧業都會遭到嚴重衝擊。
由於這起病例剛好發生在美國提高耶誕假期警戒期間,因此美國農業部也特別做出澄清。
(美國農業部長維尼曼:這起事件和恐怖份子沒有關係。和我們國內升高的警戒情況也沒有任何關聯。)
由於疑似感染源的華盛頓州鄰近加拿大,跨國牛隻交易頻繁,因此專家也不排除,是由加拿大牲畜傳播感染的可能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