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保處抽驗市售嬰兒床 不合格率9成2

黃立偉 林志堅 / 台北報導
發布時間: 更新時間:

檢測員隨機挑選市面上12件市售嬰兒床抽驗,其中品質檢測不符合規定,就有11件,有翻覆或夾傷風險。另外,商品標示不符合規定就有9件。消保官表示已要求業者下架回收改善。

檢測員表示,「孔洞太大的話,深度如果大於一公分的話,就有夾傷的疑慮。」

檢測員拿著檢測工具,量測嬰兒床「孔洞」,發現多數市售嬰兒床品質檢測不符合規定,床板孔洞、縫隙或開口不符合國家標準,嬰幼兒夾傷或夾頭的風險高。

行政院消保官王德明指出,「就小朋友喔,手會不會伸進那個洞裡面拔不出來,整隻手伸進去的時候整隻手拔不出來,整個手掌腳掌擺進去拔不出來,變成捕嬰床,跟捕獸器一樣。」

消保處與標準檢驗局合作,隨機抽驗市售嬰兒床,發現12件中,就有高達11件品質不符合規定,不合格率近9成2。其中嬰幼兒有夾傷或夾頭風險,有10件不合格最多,床墊大小5件不合格,容易翻覆的有2件,另火焰燃燒速率不合格有1件。而且售價還不便宜,超過4、5千元。標檢局表示,已規劃明年起將嬰兒床列為強制檢驗項目,保障嬰幼兒安全。

檢測員說,「像這個重心不穩的話,就會比較容易翻覆。」

經濟部標檢局第二組副組長秋美珠表示,「輔導他下架嘛,如果說他不回收下架改善的話,我們是依照消保法第58條,會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、150萬以下的罰鍰。」

另外,商品標示部分,也有9件不合格,包含製造廠商資訊標示不全,或沒有依規定標示警告標示等。消保官表示,已要求不合格業者下架回收改善,由於目前市售嬰兒床非強制檢驗項目,發現不合格率非常高,標檢局表示,已規劃10月辦理業者說明會,預計明年七八月,就會要求強制檢驗,屆時只要認明商品檢驗標章,就能判定是否安全。


 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