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補農忙人力短缺 大學生組農業生力軍
林健生 / 彰化報導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台灣農業缺工嚴重,尤其是農忙或者是作物採收期狀況更明顯。而在彰化的明道大學,有學生號召組成農業生力軍,由在學學生投入農業,來彌補人力不足,而且其中還有外籍學生幫忙。
拿著鐵犁在田間翻土,雖然頂著烈日,這群人卻不喊苦,仔細一看他們不僅年輕,對於田間的農事更是感興趣,這些是來自史瓦帝尼的外籍學生,他們說:「我們要幫助台灣農夫。」
有人用跑百米的速度,一下子就完成翻土工作,有人頂著烈日,在田間幫忙採收高麗菜,這群來自明道大學的農業服務團,是由學生自發性組成,包含本土和外籍學生,其中外籍學生就有42名。
發起同學江貞輝說:「我(原本)想說找找同學就去了,可是體能就有落差了,後來就找些運動選手,我們都是運動選手來這邊工作。」
發起的江同學說,原本是自發性在彰化溪州附近協助幫忙,後來加入者越來越多。校方表示,雖然台灣農業漸漸走向專業和精緻化,但採收期和農忙時期,還是需要大批短期性勞力投入。
明道大學應用科學院長劉程煒說:「短期葉菜類可能他就是人力需求的高峰,所以季節性的人力需求,是我們希望這些農業相關科系的學生,能夠協助在地農民。」
當地農民劉先生表示:「(除非採收期)有固定班底常常有配合好的,不然你臨時要找真的找不到。」
當地農民表示,農忙或採收期經常找不到工人,可以支援短期勞力密集的工作,透過學生服務團的幫助,可以緩解人力需求,而校方除了透過農委會的農業打工計畫,提供保險和媒合,參與的外籍學生工資也比照台灣法規標準發放,也讓他們得以支付生活,創造多贏局面。
拿著鐵犁在田間翻土,雖然頂著烈日,這群人卻不喊苦,仔細一看他們不僅年輕,對於田間的農事更是感興趣,這些是來自史瓦帝尼的外籍學生,他們說:「我們要幫助台灣農夫。」
有人用跑百米的速度,一下子就完成翻土工作,有人頂著烈日,在田間幫忙採收高麗菜,這群來自明道大學的農業服務團,是由學生自發性組成,包含本土和外籍學生,其中外籍學生就有42名。
發起同學江貞輝說:「我(原本)想說找找同學就去了,可是體能就有落差了,後來就找些運動選手,我們都是運動選手來這邊工作。」
發起的江同學說,原本是自發性在彰化溪州附近協助幫忙,後來加入者越來越多。校方表示,雖然台灣農業漸漸走向專業和精緻化,但採收期和農忙時期,還是需要大批短期性勞力投入。
明道大學應用科學院長劉程煒說:「短期葉菜類可能他就是人力需求的高峰,所以季節性的人力需求,是我們希望這些農業相關科系的學生,能夠協助在地農民。」
當地農民劉先生表示:「(除非採收期)有固定班底常常有配合好的,不然你臨時要找真的找不到。」
當地農民表示,農忙或採收期經常找不到工人,可以支援短期勞力密集的工作,透過學生服務團的幫助,可以緩解人力需求,而校方除了透過農委會的農業打工計畫,提供保險和媒合,參與的外籍學生工資也比照台灣法規標準發放,也讓他們得以支付生活,創造多贏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