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聞見分曉】英國聾人電影藝術節介紹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今天的新聞見分曉單元,帶您來認識英國聾人電影藝術節。可以看到LOGO是兩個人的樣子,表示是英國手語的慶典的意思,象徵這是一個盛大的活動,所以這個活動的手語,是比「聾人慶典」。
為期三天的活動,除了可以看到精采的聾人電影,也舉辦電影講座,還有工作坊,請來過獎的聾人,教大家如何拍電影、寫劇本等等。
開閉幕的晚會,也請來全球傑出的聾人藝術家來表演,相當盛大熱鬧。公視記者也特地訪問到了活動的兩位聾創辦人,妮琪和瑪莉琳,談談他們如何從無到有,努力募資、規劃、結合資源,讓聾人電影能有發光的舞台。
用手語唱RAP,美國聾人饒舌歌手WAWA一登場,馬上High翻全場。
英國聾人喜劇演員約翰史密斯,用水槍捉弄15歲網紅丹尼,藉此介紹他的手語名字是槍在胸口,老少配演出,贏得滿堂彩。
英國聾網紅丹尼說:「我學到很多新的東西,接觸不同的文化、各地的服飾。大家一起交流。看他們表演,真的很享受。每個人都很傑出。」
英國聾人電影藝術節開幕晚會,邀請世界各地的聾人表演藝術家展現技藝,重頭戲則是有多達36部的聾人電影播放。去年上海聾人電影節創辦人聾人導演鄭小三,為了籌備明年的電影節,也特地遠渡重洋來取經。
中國上海聾人電影節創辦人鄭小三說:「英國聾人電影大部分都是由聾人自己寫劇本演出及執導,能力很強。中國才剛起步。上海也才剛發展手語相關電影。我希望鼓勵中國聾人一起做出更多自己的作品。」
英國聾人電影藝術節能有今天的規模,得歸功於兩位聾人創辦人,妮琪和瑪莉琳。瑪莉琳說:「以前英國聾人協會舉辦過聾人影視相關的活動。但是到2004年就不辦了。我們就不知道是什麼原因。於是我和妮琪討論,最後決定我們一起來創辦一個新的活動,也就是現在的聾人電影藝術節。我們找伍爾佛漢普頓大學合作,在2006年正式舉辦了第一屆聾人電影藝術節。」
在英國有不少聾人到伍爾佛漢普頓大學就讀,而且大多都是主修電影跟戲劇。學校大力支持提供場地,至於最困難的經費來源,則是找企業或個人贊助、販售門票多管齊下。從2006年開始舉辦,到現在已經是第七屆了,規模越來越盛大。
妮琪說:「投稿的影片太多了,要播放每一部影片是不可能的事。所以我就請來聾人和聽人組成評審團,一起審核,到最後挑選出36部電影。」
英國聾人電影藝術節有了成功的經驗,妮琪和瑪莉琳還希望其他國家跟地區也能看到聾人電影,因此跨海到香港、上海,用自身經驗協助創辦聾人電影節,除了增加國際之間的交流,也要讓聾人的精彩世界被更多人看見。
這個電影藝術節,是從2006年開始舉辦,兩年一次,到現在已經是第七屆了。是各地聾人電影節當中,規模最大的一個。這一屆入圍的電影有多達36部,創作能量驚人。
為期三天的活動,除了可以看到精采的聾人電影,也舉辦電影講座,還有工作坊,請來過獎的聾人,教大家如何拍電影、寫劇本等等。
開閉幕的晚會,也請來全球傑出的聾人藝術家來表演,相當盛大熱鬧。公視記者也特地訪問到了活動的兩位聾創辦人,妮琪和瑪莉琳,談談他們如何從無到有,努力募資、規劃、結合資源,讓聾人電影能有發光的舞台。
用手語唱RAP,美國聾人饒舌歌手WAWA一登場,馬上High翻全場。
英國聾人喜劇演員約翰史密斯,用水槍捉弄15歲網紅丹尼,藉此介紹他的手語名字是槍在胸口,老少配演出,贏得滿堂彩。
英國聾網紅丹尼說:「我學到很多新的東西,接觸不同的文化、各地的服飾。大家一起交流。看他們表演,真的很享受。每個人都很傑出。」
英國聾人電影藝術節開幕晚會,邀請世界各地的聾人表演藝術家展現技藝,重頭戲則是有多達36部的聾人電影播放。去年上海聾人電影節創辦人聾人導演鄭小三,為了籌備明年的電影節,也特地遠渡重洋來取經。
中國上海聾人電影節創辦人鄭小三說:「英國聾人電影大部分都是由聾人自己寫劇本演出及執導,能力很強。中國才剛起步。上海也才剛發展手語相關電影。我希望鼓勵中國聾人一起做出更多自己的作品。」
英國聾人電影藝術節能有今天的規模,得歸功於兩位聾人創辦人,妮琪和瑪莉琳。瑪莉琳說:「以前英國聾人協會舉辦過聾人影視相關的活動。但是到2004年就不辦了。我們就不知道是什麼原因。於是我和妮琪討論,最後決定我們一起來創辦一個新的活動,也就是現在的聾人電影藝術節。我們找伍爾佛漢普頓大學合作,在2006年正式舉辦了第一屆聾人電影藝術節。」
在英國有不少聾人到伍爾佛漢普頓大學就讀,而且大多都是主修電影跟戲劇。學校大力支持提供場地,至於最困難的經費來源,則是找企業或個人贊助、販售門票多管齊下。從2006年開始舉辦,到現在已經是第七屆了,規模越來越盛大。
妮琪說:「投稿的影片太多了,要播放每一部影片是不可能的事。所以我就請來聾人和聽人組成評審團,一起審核,到最後挑選出36部電影。」
英國聾人電影藝術節有了成功的經驗,妮琪和瑪莉琳還希望其他國家跟地區也能看到聾人電影,因此跨海到香港、上海,用自身經驗協助創辦聾人電影節,除了增加國際之間的交流,也要讓聾人的精彩世界被更多人看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