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法官同意權公聽會 部分人選政黨遭疑

4位大法官任期即將屆滿,總統蔡英文再提名4位人選,上午立院舉行公聽會,有律師質疑部分人選政黨色彩濃厚,但也有學者認為4位被提名人,經歷多元。

前總統馬英九任內提名的司法院4位大法官,9月底即將卸任,總統蔡英文再提名4位人選,分別是台大法律系教授謝銘洋、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、考選部長蔡宗珍、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院長楊惠欽,立院啟動審查程序,預計27日進行投票表決。24日上午先進行公聽會,由各黨團推薦專家學者對人選發表意見。

1561352800c.jpg

國民黨團推薦律師葉慶元表示,「我必須要說蔡總統,在人事提名權行使上,顯然是不避諱黨派色彩,蔡宗珍教授在反服貿易議題、年金改革議題上鮮明的色彩,我想大家都清楚。」

民進黨團推薦律師黃帝穎則認為,「對於公共議題的探討,其實當時社會很多數人都有在探討,所以並不能這樣子戴上他是有政治意識的帽子,我們對大法官的期待,當然要守護民主憲政,而對於防衛性民主的概念,就是(要)避免民主被敵人消滅。」

藍營、綠營推薦發言的律師,對於大法官被提名人的意識形態,各有解讀;學者則針對4人的專業領域,做出分析。

民進黨團推薦學者姜世明指出,「蔡宗珍教授部分,他在公法部分有很高的學術造詣,此外謝銘洋教授在民事法,以及呂太郎在實務經驗方面,在民事法也都有很高度的研究,我是希望他們能夠抽離出來,離開意識形態,希望他們將來有客觀性中立性這部分的倫理價值。」

如果大法官人事案通過,蔡英文提名的大法官將超過3分之2,憲法交錯任期制度,如何修補?公聽會上有人認為破壞制度的始作俑者是馬英九,也有學者認為大法官的問題,也是政治問題,預估2020大選後的執政黨,會再透過修法等方式應對、處理。


 

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