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礦業城鎮轉型綠色小鎮 就業機會增加
發布時間:
更新時間:
法國有一個安格斯漢鎮,十多年前就展開轉型,從礦業鎮轉變為綠色小鎮,現在,小孩的校車是馬車,採礦消失,改以太陽能取代,還推出有機耕作、節能房屋,這些轉變甚至為當地增添就業機會。
在法國東部亞爾薩斯地區安格斯漢鎮(Ungersheim)的校車很特別,是由馬負責接送小孩,這段上下課的旅途,減少溫室氣體排放。
小學生 馬提斯說:「我喜歡坐馬車去上學,因為可以省油。」
馬車伕說:「安格斯漢不是想要拯救世界,但事實上我們能從小地方做起。」
馬兒也可以成為綠色耕作的好夥伴,安格斯漢已經決定停止使用機械農具、化學肥料以及殺蟲劑,回到傳統耕作方式。
安格斯漢鎮農業管理主管 肯吉薩凱表示,「有機耕作以動物耕作,有創造就業機會的巨大潛力。」
也因為啟用了環保耕作,安格斯漢的學童也從中獲得助益,在地耕作的有機蔬菜,成為高品質的營養午餐。
學校餐廳負責人 芭雪兒說:「我希望安格斯漢鎮能成為小鎮上其他餐廳的榜樣。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為下一代做得更好。」
安格斯漢以前是礦業鎮,如今逐漸轉型綠色小鎮,法國亞爾薩斯地區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園區,足以供應該區8000人口一年的用電量,這個太陽能園區還為鎮上創造了150個就業機會。
鎮長 尚克勞曼契表示,「我們是從15年前,甚至更久之前開始轉變成綠色小鎮,這國家對再生能源完全沒有野心,真的很糟糕。我們是新能源的開創先鋒。」
鎮長曼契還推動節能房屋,木造、以稻草包隔溫、三層中空玻璃窗,冬天不需要開暖氣,而住戶的生活方式也很環保。
住戶 克洛拉說:「我們會將廚餘回收,食材是整批購買,我們也會跟其他住戶去雜貨店一起採購產地自銷的食材,這些東西可以減少浪費,可洗式的廚房餐巾看起來很棒吧。」
水資源更是不可浪費,因此屋內配置的是完全無水的堆肥馬桶,用木屑、乾草碎屑等含碳成份物料,吸收排泄物的味道、讓細菌微生物將之分解。在外頭的菜園有樹蔭遮擋,使用的是永續耕作,以手壓泵浦汲取雨水澆灌。不過安格斯漢鎮的綠能生活,並沒有完全被認同。
安格斯漢鎮農夫 埃梅莫伊西斯表示,「我們不想重操舊時代耕作方式,我也不想把我的田變成有機田,聘人來做還要花錢,你必須找到人訓練他們,還要有合格的耕作技術。」
鎮上2400居民當中只有300人願意參與轉型,但受到鼓勵後,少數人的改變,使得安格斯漢每年二氧化碳減少600噸,以及省下一年13萬歐元、相當於台幣458萬的預算,而且15年內不用繳地方稅。地方首長希望未來世代能更積極達成綠能生活。
在法國東部亞爾薩斯地區安格斯漢鎮(Ungersheim)的校車很特別,是由馬負責接送小孩,這段上下課的旅途,減少溫室氣體排放。
小學生 馬提斯說:「我喜歡坐馬車去上學,因為可以省油。」
馬車伕說:「安格斯漢不是想要拯救世界,但事實上我們能從小地方做起。」
馬兒也可以成為綠色耕作的好夥伴,安格斯漢已經決定停止使用機械農具、化學肥料以及殺蟲劑,回到傳統耕作方式。
安格斯漢鎮農業管理主管 肯吉薩凱表示,「有機耕作以動物耕作,有創造就業機會的巨大潛力。」
也因為啟用了環保耕作,安格斯漢的學童也從中獲得助益,在地耕作的有機蔬菜,成為高品質的營養午餐。
學校餐廳負責人 芭雪兒說:「我希望安格斯漢鎮能成為小鎮上其他餐廳的榜樣。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為下一代做得更好。」
安格斯漢以前是礦業鎮,如今逐漸轉型綠色小鎮,法國亞爾薩斯地區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園區,足以供應該區8000人口一年的用電量,這個太陽能園區還為鎮上創造了150個就業機會。
鎮長 尚克勞曼契表示,「我們是從15年前,甚至更久之前開始轉變成綠色小鎮,這國家對再生能源完全沒有野心,真的很糟糕。我們是新能源的開創先鋒。」
鎮長曼契還推動節能房屋,木造、以稻草包隔溫、三層中空玻璃窗,冬天不需要開暖氣,而住戶的生活方式也很環保。
住戶 克洛拉說:「我們會將廚餘回收,食材是整批購買,我們也會跟其他住戶去雜貨店一起採購產地自銷的食材,這些東西可以減少浪費,可洗式的廚房餐巾看起來很棒吧。」
水資源更是不可浪費,因此屋內配置的是完全無水的堆肥馬桶,用木屑、乾草碎屑等含碳成份物料,吸收排泄物的味道、讓細菌微生物將之分解。在外頭的菜園有樹蔭遮擋,使用的是永續耕作,以手壓泵浦汲取雨水澆灌。不過安格斯漢鎮的綠能生活,並沒有完全被認同。
安格斯漢鎮農夫 埃梅莫伊西斯表示,「我們不想重操舊時代耕作方式,我也不想把我的田變成有機田,聘人來做還要花錢,你必須找到人訓練他們,還要有合格的耕作技術。」
鎮上2400居民當中只有300人願意參與轉型,但受到鼓勵後,少數人的改變,使得安格斯漢每年二氧化碳減少600噸,以及省下一年13萬歐元、相當於台幣458萬的預算,而且15年內不用繳地方稅。地方首長希望未來世代能更積極達成綠能生活。
